秋食鸭,最滋补!滋阴不上火,从头到脚都受益

“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 处暑已过,秋天的氛围愈发浓郁,秋燥也悄然袭来,不少人出现了皮肤干、口腔干、鼻腔干等问题。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经过漫长炎夏,人体能量消耗大,进入秋季,便需要适当 “贴秋膘” 来补充元气。在众多肉类中,鸭肉脱颖而出,堪称 “秋补之王”,特别适合在干燥的秋季食用。

一鸭 “润” 三秋,老祖宗的养生智慧

中医认为,鸭肉味甘、咸,性凉,归脾、胃、肺、肾经,具有大补虚劳、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的功效。《本草纲目》中记载鸭肉能 “补虚除客热,和脏腑,利水道,疗小儿惊痫;解丹毒,止热痢”。《食疗本草》谓:“鸭肉能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清代名医王孟英也在《随息居饮食谱》中说鸭肉 “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养胃生津”。

秋季气候干燥,燥邪易伤肺津,人们常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肤干燥、大便干结等症状。鸭肉性凉,能滋阴养肺、润燥生津,正好可以缓解秋燥带来的不适。对于阴虚体质的人来说,秋季多吃鸭肉,可起到很好的滋补作用。同时,鸭肉的滋补功效还体现在其对脾胃的调养上。秋季是脾胃调养的关键时期,鸭肉具有健脾益胃的作用,有助于增强脾胃功能,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现代科学揭秘:鸭肉的营养价值有多高

现代营养学研究发现,鸭肉的营养价值十分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烟酸和维生素 B1、B2 等营养成分。

  • 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鸭肉的蛋白质含量较高,每 100 克鸭肉中蛋白质含量约为 16%-25%,比畜肉含量高得多。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和组织的基本成分,对于身体的生长发育、修复受损组织、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常食用鸭肉可以为身体补充优质蛋白质,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 脂肪结构健康:其脂肪含量适中,约为 7.5%,比猪肉低。而且,鸭肉中的脂肪酸主要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其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接近理想值,化学成分近似于橄榄油,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对心脑血管健康十分有益。尤其适合中老年人以及患有高血脂、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人群食用。
  • 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含有较为丰富的 B 族维生素和维生素 E。B 族维生素对于维持神经系统正常功能、促进新陈代谢、预防脚气病和神经炎等具有重要作用;维生素 E 则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延缓细胞衰老、保护细胞膜免受自由基的损伤,有美容养颜、预防疾病的功效。此外,鸭肉中还富含钾、铁等矿物质。钾元素对于维持心脏正常功能、调节体内渗透压、促进肌肉正常收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铁元素则是制造血红蛋白的关键原料,有助于预防缺铁性贫血,尤其适合女性和儿童食用。

不同鸭种,各有千秋

市场上的鸭子种类繁多,常见的有北京鸭、樱桃谷鸭、麻鸭、番鸭等,不同种类的鸭子在口感和营养上略有差异。

  • 北京鸭:是著名的肉用型鸭品种,生长速度快,肉质鲜嫩,脂肪含量相对较高,适合制作烤鸭。其鸭皮酥脆,肉质肥而不腻,是烤鸭店的首选鸭种。
  • 樱桃谷鸭:由英国樱桃谷农场培育而成,具有生长快、瘦肉率高、饲料转化率高等优点。樱桃谷鸭的肉质鲜嫩,口感较好,适合多种烹饪方式,如炖汤、红烧、卤制等。
  • 麻鸭:属于小型蛋肉兼用型鸭品种,体型较小,肉质紧实,味道鲜美,脂肪含量较低。麻鸭通常以放养为主,食用天然饲料,因此其肉的营养价值更高,适合制作盐水鸭、板鸭等传统美食。
  • 番鸭:也叫瘤头鸭,原产于南美洲。番鸭的肉质鲜美,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滋补身体、益气养血。番鸭适合炖煮、红烧等烹饪方式,其汤鲜味美,营养丰富。

秋季吃鸭攻略,美味与营养兼得

鸭肉的吃法多种多样,不同的烹饪方式能展现出鸭肉不同的风味。

  • 烤鸭:烤鸭是最具代表性的鸭肉吃法之一,以其皮脆肉嫩、香气四溢而闻名。将处理好的鸭子用特殊的方法腌制后,放入烤炉中烤制,直到鸭皮呈现出诱人的枣红色,酥脆可口。搭配薄饼、葱丝、黄瓜条和甜面酱,卷起来食用,口感丰富,令人回味无穷。但烤鸭的热量和脂肪含量较高,不宜过量食用。
  • 盐水鸭:盐水鸭是南京的传统名菜,制作工艺简单,口感鲜嫩,咸香适中。将鸭子用花椒盐腌制后,放入卤水中煮熟,冷却后切块食用。盐水鸭保留了鸭肉的原汁原味,肉质鲜嫩多汁,适合大多数人的口味。
  • 老鸭汤:老鸭汤是秋季滋补的佳品,具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功效。选用老鸭子,加入适量的红枣、枸杞、山药、党参等食材,一起炖煮数小时,直到鸭肉熟烂,汤汁浓郁。老鸭汤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特别适合体质虚弱、病后初愈的人食用。
  • 啤酒鸭:这是一道具有独特风味的家常菜,将鸭肉与啤酒一起炖煮,啤酒的香气能够渗透到鸭肉中,使其味道更加醇厚。啤酒鸭口感微辣,肉质鲜嫩,适合喜欢重口味的人食用。烹饪时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土豆、青椒等配菜,增加菜品的丰富度。

鸭肉搭配有讲究,营养翻倍

在烹饪鸭肉时,搭配一些合适的食材,不仅能提升菜肴的口感,还能使营养更加丰富。

  • 鸭肉 + 山药:山药具有健脾益胃、滋肾益精、益肺止咳的功效。与鸭肉搭配,既能增强滋补效果,又能中和鸭肉的凉性,适合脾胃虚弱、肺肾阴虚的人食用。
  • 鸭肉 + 冬瓜:冬瓜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生津止渴的作用。与鸭肉一起炖汤,既能清热解暑,又能滋阴润燥,适合夏季和秋季食用,尤其适合水肿、高血压、糖尿病患者。
  • 鸭肉 + 百合:百合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与鸭肉搭配,可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适合肺燥咳嗽、心烦失眠的人食用。
  • 鸭肉 + 海带:海带富含碘、钙、铁等矿物质,具有软坚散结、消痰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与鸭肉一起炖煮,既能补充营养,又能软化血管、降低血压,适合中老年人和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食用。

这些人,吃鸭要谨慎

虽然鸭肉营养丰富,适合大多数人食用,但有些人在食用时还是需要谨慎。

  • 脾胃虚寒者:鸭肉性凉,脾胃虚寒、容易腹泻的人不宜多吃,以免加重脾胃负担,导致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症状。
  • 风寒感冒患者:在感冒初期,尤其是风寒感冒患者,不宜食用鸭肉。因为鸭肉性凉,可能会加重体内的寒气,不利于病情的恢复。待感冒症状缓解后,可以适当食用鸭肉来补充营养。
  • 痛风患者:鸭肉中含有一定量的嘌呤,痛风患者在病情发作期间应避免食用,以免导致血尿酸升高,加重痛风症状。在病情稳定期,可以少量食用,但要注意同时多喝水,促进尿酸排泄。

处暑时节,不妨多吃点鸭肉,既能享受美食,又能为身体健康加分。但在食用时要注意选择新鲜的鸭肉,并根据个人体质适量食用。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