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 “吃完木薯糖水睡了 14 个小时” 的分享在社交平台掀起波澜,众多网友纷纷跟帖,有人调侃当事人似《甄嬛传》中被喂了木薯粉的温宜公主,更有人分享自己食用木薯糖水后头晕、嗜睡的相似经历,木薯这一原本 “低调” 的食材,瞬间被推上风口浪尖。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营养科负责人金薇薇副主任营养师在分析网友头晕现象时指出,原因可能有二:一是糖水糖分过高致使血糖急剧上升,引发头晕;二是不能排除氢氰酸中毒的可能性。民间素有 “苦木薯醉人” 的说法,氰化物轻微中毒时,中枢系统和上呼吸道首当其冲,常表现出头痛、头晕、乏力、胸闷、恶心、呕吐等症状,此时必须即刻就医。
木薯,又名树薯、树葛、葛薯等,享有 “淀粉之王” 的美誉,凭借用途广泛、产量可观的优势,在热带地区广泛种植。在我国,广西、广东、福建等地是木薯的主要产区,当地百姓对其颇为青睐,木薯糖水便是极具代表性的美食,清甜的滋味、丰富的口感,深受大众喜爱。
然而,看似普通的木薯却暗藏 “杀机”。生木薯的毒性源于两种氰苷类化合物,其中亚麻苦苷约占 95%,另一种是百脉根苷。在木薯自身所含的亚麻苦苷酶作用下,这两种物质会水解产生剧毒的氢氰酸。相关数据显示,食用 150g – 300g 未经处理的生木薯,就可能触发中毒反应。
为何食用木薯会出现中毒症状呢?原来,部分人群肠道中含有能将氰苷类化合物转化为氢氰酸的酶,即便食用熟木薯,也可能因酶的作用而出现呕吐等轻度中毒迹象。木薯中毒的潜伏期通常在 1 – 12 小时,也有少数情况为 6 – 9 小时。发病初期,患者常感口干、苦涩、流涎,继而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悸、脉频以及四肢无力等症状;中毒较重者,会出现胸闷、呼吸困难;更为严重时,会陷入意识不清、呼吸微弱、昏迷状态,四肢冰冷,甚至因呼吸麻痹或心跳停止而危及生命。若只是轻微中毒,可能仅表现为头晕嗜睡,这也解释了为何有人吃完木薯糖水后会沉睡不醒。
那么,喜爱木薯的朋友该如何安全食用呢?首先,品种选择至关重要,我国农业科学家培育的 “华南 9 号”“桂热 10 号” 和 “桂木薯 11 号” 等低毒品种是不错的选择。同时,务必控制食用量,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其次,去皮浸泡和彻底煮熟是关键步骤。木薯皮中氰苷类化合物含量极高,通过去皮和长时间清水浸泡,能大幅降低其含量。烹饪时,要确保彻底煮熟,高温不仅能灭活转化氰苷类化合物的酶,还能让已产生的氢氰酸蒸发掉,煮木薯时敞开锅盖便是这个道理。此外,若想更加保险,直接购买木薯粉加工美食也是个好办法,木薯粉在制作过程中已去除大部分毒素。
倘若不幸发生木薯中毒,应如何应对?若头晕、恶心等症状较轻,可立即停止食用,并大量饮水促进排泄,缓解不适。一旦出现全身乏力、胸闷、发热等轻度中毒症状,或呼吸困难、瞳孔散大、心动过速等重度中毒表现,必须争分夺秒送往医院救治。
除了中毒风险,木薯本身属于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其碳水含量几乎是红薯的两倍,经过长时间烹煮或加糖后,血糖生成指数(GI 值)较高。食用后血糖迅速上升,会使大脑内 5 – 羟色胺水平升高,从而产生困倦感,这也是部分人食用木薯糖水后嗜睡的原因之一。
木薯制品凭借独特的口感,如木薯淀粉制成的芋圆、麻薯、奶茶中的 “珍珠”,在市场上广受欢迎。但我们必须牢记,只有通过正规渠道选购可食用木薯,并采用正确的烹饪方式,才能在享受美味的同时,远离食物中毒的威胁,让每一次品尝都成为一场安全、愉悦的舌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