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产业的历史性变革已经开始?!
转眼暑期档便已结束,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在 “前半程乏力、后半程发力” 的整体态势下,今年暑期档(6 月 1 日至 8 月 31 日,共计 92 天)最终以 119.66 亿元的票房成绩收官,略高于去年同期的 116.43 亿元,但较 2023 年的历史高点(206.20 亿元)减少了约 42%。

抛开疫情三年的特殊时期,这个成绩在过去十年里排名倒数第二。总体来说,电影市场的整体下行压力依然显著,如何重新挽回关注度渐低的观众,成为行业重要挑战。
但在挑战之外,今年电影市场亦呈现出诸多新机遇与结构性变化,动画电影领域的表现尤为突出。
一方面,得益于技术进步、产业发展、爆款带动以及长期的市场培育,动画电影的国内受众基础不断扩大,票房贡献能力显著增强,正逐渐从细分类型迈向主流市场,有望在未来的电影行业中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动画电影与 “谷子经济”、IP 授权等新兴商业模式深度绑定,正在推动中国电影产业从单一票房依赖向全产业链纵深发展转型。以动画电影为切口,电影产业营收模式与产业价值重构的历史性变革已悄然开启。
未来,电影内容形态、影院场景功能与影企经营模式可能会呈现出全新面貌,整个行业的格局也或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暑期档动画电影票房 33 亿,国产动画 24 亿占比 75%,三倍碾压进口动画?
单就动画电影品类而言,今年暑期档的成绩则相当不错。据雷报统计,今年暑期档共计上映 31 部动画作品,累计产出票房 32.74 亿元,在暑期档整体票房中的占比达到 27.4%,创造历史新高,更远高于动画电影长期不足 15% 的占比。
注:31 部动画电影包含 3 部六一档作品及 4 部重映作品,总产出票房还包含其他非档期作品延期上映产出票房,例如《哪吒之魔童闹海》于 6 月 30 日正式下映,其在暑期档内仍创造了 2597.14 万元的票房。
具体到作品来看,暑期档 31 部动画电影中,档期内票房 5000 万元以上作品共有 9 部,与去年持平。其中,破亿作品共有 6 部,分别是《浪浪山小妖怪》《罗小黑战记 2》《名侦探柯南:独眼的残像》《聊斋:兰若寺》《坏蛋联盟 2》《时间之子》,较去年减少两部,但国产作品破亿数量达到 4 部,创历史最好成绩,而去年同期国产仅有一部。
其中,《浪浪山小妖怪》创造国产二维动画电影的票房新纪录,最新预测票房达 16.22 亿元,预计将位列中国动画影史第五名;《罗小黑战记 2》豆瓣评分达 8.7 分,最新预测票房达 5.16 亿元;《名侦探柯南:独眼的残像》票房 3.98 亿元,创造 “柯南” 系列中国大陆电影市场最好成绩;《聊斋:兰若寺》票房 2.43 亿元不及预期,是追光动画自 2019 年以来的最差成绩,老生常谈的 “剧情问题” 仍然是追光动画的致命短板。
进一步看,暑期档 18 部国产动画电影共计产出票房 24.38 亿元,较去年大增近 19 亿元,占比提升至 74.5%;13 部进口动画电影共计产出票房 7.99 亿元,较去年同期票房直接腰斩,占比降至 24.4%;非档期作品票房 0.37 亿元。
纵观全年,2025 年则已有 6 部国产动画电影实现票房破亿,与 2021 年持平,创造历史最好成绩。除了上述 4 部作品外,另外两部即春节档的《哪吒之魔童闹海》(154.46 亿元)和《熊出没・重启未来》(8.21 亿元)。而进口动画电影今年以来的表现则不尽人意,仅有 4 部票房破亿,是近 10 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某种程度上,国产与进口动画电影之间已经开始 “攻守之势异也”。
衍生授权大爆发,光线、万达等转型 IP 运营商!电影产业的历史性变革已经开始?
除了国产动画电影在票房上的优异表现外,今年更大的惊喜还在于电影营收模式上所发生的重大转变。
长期以来,整个国产电影市场都存在过度依赖票房收入的情况,票房与非票房收入比例严重失衡,产业盈利结构的单一性与脆弱性问题显著。但随着近年谷子、潮玩、卡牌等情绪消费的崛起,以动画电影为突破口,不少影视公司开始加大对下游衍生授权业务的布局,甚至开启了自身定位的转化升级。
例如,《哪吒之魔童闹海》除了为光线带来数十亿元的票房收益外,该 IP 授权衍生方面所创造的商业价值更是不可估量。在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开幕论坛上,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就表示,《哪吒 2》衍生品的销售额或达上千亿元,带来的 GDP 增量估算超 2000 亿元。
具体到光线而言,今年 4 月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上,其曾表示 IP 运营业务在 Q1 为公司贡献了数亿的收入。最新的半年报虽未对 IP 运营业务收入进行单独披露,但特别表示该业务 “正在成为公司业绩的新亮点和持续增长点”。财报显示,光线上半年电影及相关衍生业务共计实现收入 31.0 亿元,同比暴增 218.54%, 毛利率高达 80.03%。其中,衍生品业务主要围绕 “哪吒” 这一 IP 展开,覆盖超过 30 个品类、500 多个产品。
更为重要的是,IP 授权衍生的长线价值更直接让光线开启了自身的战略转型。半年报就指出,光线正处于从 “高端内容提供商” 向 “IP 的创造者和运营商” 转型的过程中。同时,转型中的光线还正持续加强对 IP 运营相关优质企业的了解和接触,并将择机选择符合产业布局战略的公司进行投资。
此外,光线的转型之路也有一些初期进展,包括:团队建设上,组建了两个 IP 运营团队并将继续组建更多团队;衍生品业务上,除了将 “哪吒” IP 的运营日常化外,还开启了对 “大鱼海棠”“张缤智和王焕君” 等 IP 的运营工作,其中卡牌业务正根据不同 IP 的特点和阶段具体推进中;渠道建设上,线上的电商渠道试运营正在筹备中,线下则有多个 IP 快闪店的计划,同时首家线下品牌旗舰店预计于明年年内开业;主题乐园方面,已在和几个重点地区进一步深入洽谈;游戏业务方面,已与相关合作方共同组建游戏公司,团队规模超 50 人,第一款 3A 游戏已在制作过程中。
旗下拥有超 700 家影院的万达电影,则通过开启影院场景的创新升级,为院线公司的营收多元化提供了新思路。
今年 6 月,万达电影召开战略发布会,宣布将去年年末提出的 “超级娱乐空间” 战略升级为 “1+2+5” 战略版图。简单来说,就是将影院打造为集娱乐、消费、社交于一体的 “超级娱乐空间”,并以此为核心,并举国内与海外两大市场,联动五大业务板块,实现收入的多元化。
那么围绕这个战略,万达具体做了什么呢?
总的来说,就是转变经营思路,以营销转化为核心,引入 IP 联名周边、潮玩盲盒等产品优化影院商品结构,融合市集、策展、快闪等新兴模式升级影院场景的互动体验形式,积极结合影片发行、联动营销、假期节日等重大节点展开多样化的线上线下活动,最终调动观众的消费情绪,把影院的大堂经济 “玩出花”。
例如,今年 6 月,万达与大热乙游《光与夜之恋》开展联名活动,通过推出爆米花 “痛桶” 等限定周边和和 “无料” 福利,以及涉及全国 706 家影院的不同层级的打卡装置,吸引了超过 40 万玩家走进影院,并带动 10.2 万人次进行观影消费转化。
除了与大热游戏 IP 的联动外,万达旗下潮玩业务品牌 “影时光” 则积极联动公司自有影视及游戏 IP、头部授权 IP,原创 IP 及艺术家共创 IP 等推出多样化的产品矩阵。例如,今年上半年,影时光推出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和 “呆萌町” 周边商品不仅受到旗下影院观众的欢迎,还在外部渠道实现销售破冰。万达电影近日还官宣,暑期档 IP 衍生品的销售总额达 1.06 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增 94%。
此外,影时光上半年还成功孵化了穿戴潮玩品牌 “毛绒色界”、AI 养成系毛绒品牌 “萌心物语” 和家居潮玩品牌 “栖境” 三条潮玩品牌线,以及潮玩 IP“MOMO&FRIENDS” 和虚拟偶像团队 “Vexel” 两大原创 IP,并将陆续上市。影时光旗下的商业空间品牌 “时光里” 则致力于打造成为年轻人娱乐消费目的地。万达的中期业绩报告就显示,结合近 50 家 “时光里艺术品商店” 场景化陈列,配合开展丰富的线上线下互动活动,带动商品毛利率提升了 10 个百分点。据悉,“时光里艺术品商店” 将预计开至 100 家。
在潮玩业务方面,万达今年 5 月还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影时光将与关联方儒意星辰共同投资了知名潮玩公司 52toys,合计投资金额高达 1.44 亿元,占总股权的 7%。而在半年报中,万达还表示目前 52TOYS 已在万达影城合作开设了 175 家合作专营店,并向其采购衍生品 185.32 万元。
此外,万达还与日本知名商社三井物产及 FURYU,引入了大头贴机、扭蛋机等互动设施,进一步打造沉浸式、高粘性的线下娱乐体验空间。
在一系列转型升级举措的推动下,上半年,万达商品、餐饮销售收入 8.63 亿元,虽然同比仅增长了 6%,但毛利率却高达 73.42%,远高于观影收入 4.91% 的毛利,有力地推动了公司利润的增加。上半年,万达电影的扣非净利润达 4.8 亿元,同比暴增 455.35%。
A 股上市公司上海电影也在积极发力 IP 运营业务。暑期大热影片《浪浪山小妖怪》的出品方之一上影元便是旗下 IP 运营业务的市场主体。上影元独家运营众多知名影视 IP,包括《大闹天宫》《哪吒闹海》《葫芦兄弟》《黑猫警长》《中国奇谭》等上美影作品,并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发展路径。
上海电影近期发布的半年报显示,围绕《浪浪山小妖怪》IP 的商业授权及衍生,上影元与 40 余家知名企业达成合作,推出的 IP 衍生产品 SKU 达 800 余个,覆盖多行业领域。雷报此前也在《预测票房冲击 15 亿, <浪浪山小妖怪> 能让哪些公司赚钱?》 一文中对此进行了梳理。
除了《浪浪山小妖怪》外,上影元上半年还成功打造吴淞口 “大闹天宫空中剧场” 无人机秀、爱达魔都号 “哪吒闹海” 主题邮轮航季等文旅创新融合范例。此外,全国首家上美影经典 IP 沉浸式儿童乐园 “泡泡米益智乐园” 则于六一儿童节在上海环球港正式亮相,开业首月接纳超 15000 名市民,实现 250 万元销售额。
不过或许是由于《浪浪山小妖怪》在下半年上映,且上影元旗下其他 IP “年代久远”—— 国民度虽高但核心粉丝基础薄弱,这导致上影元上半年的业绩并不好看。半年报显示,上影元上半年的营业收入为 4006.34 万元,同比减少 37.5%;净利润 1309.76 万元,同比减少 38.1%。
《罗小黑战记 2》所属公司中文在线虽然不是电影公司,但作为商业化最成功的国产动画 IP 之一,其最新动态与 IP 运营思路同样值得关注。中文在线的半年报显示,其 IP 衍生开发产品业务实现收入 2.37 亿元,同比增长 46.43%,毛利率为 41.87%。
2024 年 10 月,中文在线正式发布专注于 IP 衍生品开发的品牌 “次元探秘”,以旗下优质 IP 为核心,向下游开发各类 IP 衍生品,目前主要 IP 包括自主 IP “罗小黑”,以及多个国际知名 IP 在国内衍生品的部分品类授权,如 “变形金刚”、“小黄人” 等。
《罗小黑战记 2》的衍生开发与 IP 商业授权则早在 2024 年 4 月电影制作期间就已经开始着手布局。据了解,团队先锚定授权合作品类及方向,再逐渐扩散至全领域合作,其中超 70% 的授权在电影上映前 12 个月便已经敲定,这使得商品能够与影片同步上市,最大化地实现 IP 流量到商业变现的转化。
相关数据显示,《罗小黑战记 2》上线前后公开的衍生授权合作达 31 个。其中,与名创优品的联名系列首批产品上市当日售罄、与泡泡玛特联名盲盒首发仅 2 秒便售罄,与玩乐主义合作的罗小黑盲盒产品则卖出超 10 万件。此外,根据猫眼提供的数据,罗小黑在朝阳公园的旗舰快闪店、线上商城和 1000 家主题影城快闪小店总共售出了 14 万件罗小黑周边衍生品。朝阳公园旗舰快闪店 10 日内的总体客流量超过 15 万人,可见 “罗小黑” IP 的强大商业变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