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黄金” 要来了,9000 亿美元市场将迎变革?

在金融市场不断创新与变革的当下,世界黄金协会(WGC)的一项新计划引起了广泛关注。据悉,WGC 正谋划在明年试点一种数字黄金形式,这一举措有望通过构建全新的黄金交易、结算及抵押模式,彻底重塑规模高达 9000 亿美元的伦敦实物黄金市场生态。

世界黄金协会首席执行官泰达维(David Tait)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这种新型数字黄金将首次实现黄金在生态系统内的数字化流转,并可将其用作抵押品。尽管黄金因其实物属性及无交易对手风险,深受众多投资者青睐,被视为热门避险资产,但泰达维认为,黄金的数字化进程迫在眉睫,这是拓展市场覆盖面的关键所在。他指出,“我们正努力将黄金的数字层面标准化,以便未来其他市场广泛应用的各类金融产品,也能在黄金市场中得以运用。我的目标是让全球众多资产管理机构能以全新视角审视黄金。”

近期,伦敦现货黄金价格走势强劲,本周刚刚创下历史新高,在过去三年里,金价更是实现翻倍增长。然而,即便涨幅惊人,对多数银行及投资者而言,黄金在资产负债表中依旧呈现为静态的无收益资产。若黄金实现数字化,情况将大为不同。泰达维认为,数字化后的黄金可用于满足保证金要求或充当抵押品,从而转化为盈利用途。“从银行的角度看,仅在抵押品方面,资产负债表上的黄金便能转化为抵押品,为其带来丰厚收益。”

这项名为 “黄金权益池”(PGI)的新数字化业务模式,将允许银行和投资者买卖独立账户中持有的实物黄金的部分所有权。按照计划,明年第一季度,该模式将在伦敦与商业参与者展开试点。根据世界黄金协会和 Linklaters 律师事务所周三发布的白皮书,该框架依托一小群核心参与者,以信托结构共同持有标的黄金。这也是世界黄金协会多年来推进黄金市场数字化项目的最新阶段性成果,早在今年 1 月,WGC 就已推出针对精炼厂和金块的区块链数据库。

近年来,尽管金价持续攀升,但业内部分人士指出,作为全球历史最为悠久的资产之一,黄金正面临来自加密货币以及挂钩传统资产的稳定币等竞争对手的挑战,甚至有被取代的风险。此前,诸多机构尝试创建以黄金为支撑的稳定币,然而大多以失败告终。目前市面上较为成功的两种黄金稳定币 ——Tether Gold 和 Pax Gold,其管理规模分别约为 13 亿美元和 10 亿美元,相较于黄金支持的 ETF(交易所交易基金)4000 亿美元的规模,只是冰山一角。

伦敦现货黄金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实物黄金交易枢纽,主要依靠汇丰、摩根大通等商业银行庞大的黄金库存以及英国央行的仓储能力,采用 “场外交易” 模式,即交易双方直接完成交易,无需经过中央清算所。当前,伦敦黄金市场存在两种交易模式,分别是涉及特定金条的 “分配式黄金” 交易,以及对一定数量黄金拥有索取权但不指定具体金条的 “非分配式黄金” 交易。而世界黄金协会的提案,将为伦敦场外黄金交易引入第三种交易模式。

为该试点项目提供咨询的 Hilltop Walk Consulting 创始人 Allan Guild 表示,试点参与者将包括 “大型银行和贸易公司”,他们将作为标的黄金的共同所有者。不过,部分市场参与者认为该计划在推行过程中可能遭遇阻力,毕竟黄金市场长期以来由一些根基深厚且风险规避意识较强的传统机构主导。例如,今年 1 月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与世界黄金协会联合推出的区块链数据库项目 “金条完整性计划”,目前采用率依旧不高。尽管 LBMA 首席执行官 Ruth Crowell 称,在精炼商群体中该计划的采用情况颇为顺利,LBMA 优质交割名单中 96% 的企业已加入其中,但整体市场的接受程度仍有待提高。

泰达维认为,区块链数据库能够提高精炼商的透明度,有效验证黄金来源,并逐步淘汰不良操作。他坦言,“这个过程确实充满挑战,但我坚信它终将改变黄金的采购模式。随着数据库的普及,每一块金条最终都会拥有属于自己的‘护照’,也就是‘出生证明’。”

“数字黄金” 的到来,无疑为黄金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与想象空间,但在其正式落地并广泛推广之前,仍需克服诸多障碍,其未来发展态势,值得市场各方持续关注。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