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一些看似古老的产品品类,正借助新技术实现惊人的逆袭。智能相框 BLOOMIN8 便是一个典型案例,这款融合了 AI 技术的创新产品,在 Kickstarter 众筹平台上大放异彩,成功筹集到近 156 万美元,远远超越同类产品,成为行业焦点。

智能相框二十年沉浮:从辉煌到沉寂
智能相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千禧年之前。早期,也就是 1.0 时代,它更像是简单的 “数码相框”。美国品牌 CEIVA 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产品主要通过内存卡读取数码照片,或者借助内置调制解调器拨号上网从服务器下载照片。功能局限于幻灯片式循环播放数字照片,显示技术采用低分辨率的 LCD,色彩表现欠佳,还存在背光发光、视角受限以及耗电量大等诸多问题。

随着蓝牙、电子邮件等传输技术的兴起,索尼、三星等硬件大厂纷纷入局,照片传输的地域限制有所降低,LCD 显示屏的分辨率和色彩表现也得到提升,甚至出现了 HD、FHD 以及 4K 分辨率。部分品牌还增添了看天气、听音乐等功能,产品售价也随之上涨至 100 – 300 美元。
然而,2010 年苹果 iPad 的发布给智能相框带来了巨大冲击。iPad 拥有类似的大屏和传输方式,不仅涵盖了智能相框的图片展示功能,还具备拍摄、娱乐等丰富功能。数据显示,2013 – 2015 年间,美国数码相框产品均价从 34 美元降至 25 美元,批发销量也从约 500 万件锐减至 200 万件。
在困境中,智能相框进入 2.0 时代,开始向智能化迈进。传输方式上,WIFI、蓝牙以及云端图库、App 传输逐渐普及;显示技术方面,高清 IPS、OLED 屏幕开始应用,产品更加注重屏幕亮度、对比度以及照片多角度呈现的优化。与此同时,智能相框开始拓展社交功能,如丹麦的 Frameo 和美国的 Aura,用户可以通过配套 App 上传图片,多个用户可关联同一相框并共同更新内容。2019 – 2021 年,Aura 的用户数量平均每年增加 100 万,并在 2022 年获得 2600 万美元融资,这一阶段可视为智能相框发展的一个小高潮。
近五年探索:功能繁杂却未达预期

近年来,从 Kickstarter 平台可以发现,仍有不少智能相框产品推出,且出海团队成为重要力量。这一时期,App 和云端传输成为标配,显示技术出现新变化,部分产品尝试采用 E – Ink 显示屏。E – Ink 屏能耗低、观感舒适、图像呈现清晰且不反光,尽管早期色彩表现能力较弱,但优势依然明显。
在社交功能方面,Loop 2 通过家庭成员间的点赞、互评强化 “亲情链接”,增强了社交属性,成为新一代智能相框中众筹成绩较好的项目之一。iFramix Pro 则另辟蹊径,将闲置 iPad 转化为智能相框,抓住用户处理老旧 iPad 的痛点,通过低成本装置让用户获得产品增值体验,收获了 17 万美元的众筹。
顺应 AI 热潮,智能相框也开始集成 AI 技术,多应用于日程安排、摘要提示等方面。然而,功能的增多并未带来众筹成绩的显著提升。仔细分析,诸如音 / 视频播放、日程管理、增加灯光效果等功能,对于智能相框而言,并非明智的 “加法”。这些功能在用户生活中,已有智能音箱、大屏设备等硬件承担,而相框的核心功能应是承载用户对美好画面的回忆。
BLOOMIN8 破局:回归本质,另辟蹊径
BLOOMIN8 的成功,源于对相框核心功能 —— 图像呈现的深度聚焦,同时突破了传统智能相框的固有框架。

在显示技术上,BLOOMIN8 采用最新的 E – Ink Spectra 6 技术。与传统墨水屏仅有黑白两种色彩颗粒不同,Spectra 6 包含红、绿、蓝、黄、黑和白色六种颜色颗粒,在保持低功耗和类纸观感的同时,极大地拓展了色域,提升了色彩饱和度和对比度,使图像呈现效果更加出色。得益于 E – Ink 技术的低功耗特性,BLOOMIN8 在日常展示中几乎不耗电,充满电后可使用数年,且电量耗尽后仍能保持最后显示的图像。此外,Spectra 6 还支持部分图像闪烁效果,为画面增添了动态元素。
传输方面,BLOOMIN8 除了支持常见的 App 传输和家庭成员共享相册外,充分考虑海外用户对隐私的重视,还支持 SD 卡本地传输和 Home Assistant 自定义集成。这意味着用户无需上传设备数据,并且能够与其他品牌的不同设备实现物联操作,为用户提供了更多选择和便利。
开发团队深圳安铂科技(Arpobot)的背景也为 BLOOMIN8 的特性奠定了基础。团队成立于 2021 年,由墨尔本大学校友组成。其首款产品 Arpobot Smart Shade 是一款智能窗帘,旨在解决疫情期间居家频繁拉窗帘的困扰。该智能窗帘支持 Matter 和 Thread 服务,而在 BLOOMIN8 中,团队将物联网服务设为 Home Assistant,通过软件平台实现对设备的统一控制和自动化操作。在供电设计上,Smart Shade 的大容量可拆卸电池设计思路也延续到了 BLOOMIN8,解决了安装位置受充电口限制的问题。
BLOOMIN8 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其定位的转变。它打破了智能相框主要用于承载美好回忆和社交链接的传统定位,更偏向于艺术展示装置,踏入了 AIGC 的领域。从其选择的显示技术就可看出,E – Ink 屏虽然优点众多,但色彩呈现方面并不适合展示真实照片,而更适合艺术作品的展示。从众筹结果来看,用户对其艺术展示硬件的定位十分认可。为了满足不同类型艺术作品的展示需求和更逼真的装饰效果,BLOOMIN8 提供了三种不同尺寸的相框,并且与宜家 RÖDALM 相框兼容,这一贴心设计在同类众筹产品中并不常见。
不过,BLOOMIN8 的配套 App 也收到了一些用户吐槽。App 为满足内容展示多样性,支持个性化的 “AI 艺术创作”,包括文生图、图片风格转换、图转视频和灵感图稿随机生成等 AI 功能,AI 还可根据用户喜好随机推送照片。但部分用户认为,这些 AI 生图功能更像是 “噱头”,实际体验未达预期。尽管如此,这也显示出 BLOOMIN8 在探索内容生产方面的努力,对于主打艺术展示的智能相框而言,AI 生成与个性化策展无疑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只是其价值还需在后续产品迭代中不断验证和优化。
BLOOMIN8 的成功并非偶然,它是对传统产品深度洞察、对核心功能坚持以及勇于创新突破的结果。在智能相框这个看似饱和的市场中,通过精准定位和技术创新,依然能够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为传统产品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