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场研究机构 Canalys 发布报告显示,2025 年第一季度,全球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和工作站的总出货量同比增长 9.4%,达到 6270 万台。其中,台式机(包括台式工作站)出货量为 1330 万台,同比增长 8%,展现出稳定的增长态势。这一数据不仅反映了当前 PC 市场的复苏趋势,也揭示了台式机在其中的重要地位和发展潜力。

增长动力:关税预期下的出货加速
第一季度台式机出货量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 OEM 厂商为应对特朗普政府宣布的首轮关税政策,加快了对美国市场的出货节奏。Canalys 首席分析师 Ishan Dutt 表示:“PC 出货量在 2025 年第一季度出现激增,是供应商预期到最初的关税公告,从而加速向美国发货。” 联想和惠普在第一季度对美国的出货量分别增长了约 20% 和 13%。这种先发制人的策略,使制造商和渠道商能够在潜在成本上升之前储备库存,在终端用户需求稳定的情况下,有效提高了出货量。
厂商表现:联想稳居榜首,各品牌竞争激烈
在全球台式机市场的厂商竞争中,联想继续保持领先地位。2025 年第一季度,联想笔记本和台式机总出货量达到 1520 万台,同比增长 11%,占据 24.2% 的市场份额。惠普以 1280 万台的出货量位居第二,市场份额为 20.3%,年增长率为 6%。戴尔在经历连续几个季度的下滑后,第一季度出货量回升至 950 万台,实现了 3% 的增长,市场份额为 15.2%。苹果凭借 22% 的强劲增长,出货量达到 650 万台,占据 10.4% 的市场份额,稳居第四。华硕以 400 万台的出货量和 9% 的增长率跻身前五,市场份额为 6.4%。
未来挑战:关税影响与市场需求变化
随着下一轮针对更多国家的高关税生效,全球 PC 市场的复苏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关税对消费者需求的影响预计将更为显著,因为购买个人电脑时,人们需要在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做出更谨慎的决策。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也将面临压力,这可能会减缓在 2025 年 10 月 Windows 10 终止支持前的设备更新进程。Canalys 3 月份的调查显示,14% 的渠道合作伙伴表示其客户不知道 Windows 10 即将停止服务,另有 21% 的客户知道但没有升级计划。这意味着这些客户在更新设备时,可能面临更高的成本环境。
此外,主要原始设备制造商在供应链多元化方面的努力仍在继续,预计将持续从中国转移生产至越南、泰国和印度等国家。尽管这些国家也面临关税问题,但与中国相比,税率仍相对具有竞争力,且表现出谈判意愿,有望降低或免除关税。惠普首席执行官 Enrique Lores 透露,到今年底,惠普在美国销售的产品中将有 90% 在中国以外生产。
总体来看,2025 年第一季度全球台式机出货量的增长,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厂商需要不断调整策略,以应对关税变化、市场需求波动以及供应链调整等挑战,把握市场复苏带来的机遇,在竞争激烈的台式机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