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弦吉他年销近 10 亿:谁在为 “五分钟上手” 的音乐梦想买单?

在传统吉他还在依靠琴弦震颤传递旋律时,一款没有琴弦的智能乐器正在重塑音乐消费场景。2024 年,无弦吉他在主流电商平台销售额达 9.68 亿元,均价 2234 元的它,用触控板和智能算法敲开了大众音乐创作的大门。当《乘风破浪的姐姐》第六季中艺人手持无弦吉他即兴演奏的画面出现在屏幕上时,这个看似 “反传统” 的乐器,已经悄然成为都市人指尖的新宠。

一、“反传统” 的乐器革新:从琴弦到触控的跨越

无弦吉他的外形保留了传统吉他的轮廓,却颠覆了核心演奏方式。拿火音乐联合创始人陆子天介绍,旗下产品 “拿火精灵” 通过压力传感器与智能算法的融合,让演奏者只需触碰琴体触控板,就能模拟按弦动作并发出吉他、贝斯等多种乐器音色。这种革新不仅省去了传统吉他按弦的手指疼痛,更通过内置鼓机、交互乐谱等功能,让零乐理基础的用户也能快速完成弹唱。

北京体育从业者猫猫的使用体验颇具代表性:“3 分钟拆快递,1 分钟开机连接 APP,1 分钟适应触控手感,5 分钟就能跟着节拍弹曲子。” 这种 “即开即玩” 的特性,精准击中了快节奏生活中人们对 “低投入高成就感” 的消费需求。江苏白领晓晓则表示,相比传统吉他每天 1-2 小时的练习成本,无弦吉他让她能在碎片化时间里体验音乐创作的乐趣,“打工人终于不用对着六根弦叹气了”。

二、消费群体画像:年轻人的音乐玩具与中年人的情绪出口

市场数据勾勒出清晰的消费轮廓:18-30 岁人群贡献了近半销量,成为购买主力。头豹研究院分析师黄鸿羽指出,这一群体数字素养高、接受新事物能力强,更倾向为 “个性化表达” 和 “社交货币” 买单。在广东,小学语文老师选购带霓虹光效的无弦吉他,用于课堂互动;乐队吉他手则因 “不想磨手指” 选择无弦款作为演出备用。

值得关注的是,25-40 岁的上班族正在成为核心受众。拿火音乐调研显示,这类人群将无弦吉他视为 “都市精神瑜伽”—— 每天二三十分钟的弹奏,成为释放压力的出口。而地域分布上,超 45% 用户集中在东部沿海及一线城市,高收入水平与快节奏生活,催生出对 “高效率娱乐” 的强烈需求。

有趣的是,无弦吉他的辐射面已延伸至银发群体。今年 2 月,广州老年大学开设智能无弦吉他课程,让老年人通过简单学习实现自弹自唱,这种 “零门槛” 特性正在打破乐器学习的年龄壁垒。

三、市场爆发密码:综艺营销与智能化浪潮的双重驱动

无弦吉他的走红,离不开综艺营销的推波助澜。《浪姐 6》中艺人赠送无弦吉他的场景,成为天然的 “种草现场”。陆子天透露,节目播出后,品牌搜索量环比增长 300%,年轻用户纷纷在社交平台晒出 “同款演奏视频”。这种 “明星效应 + 社交裂变” 的组合拳,让无弦吉他迅速破圈。

电商平台的精准布局也功不可没。2024 年 618,京东超市开设 “智能乐器” 会场,LiberLive C1 型号开售 2 小时销售额破百万;2025 年 618 竞速榜中,无弦吉他包揽乐器类前三,LiberLive 更是占据两席。平台数据显示,智能乐器成交同比增长 120%,新品日单日增长达 759%,资本与流量的双重加持,加速了市场扩容。

在技术层面,无弦吉他的智能化体验形成差异化竞争力。对比传统 “傻瓜吉他” 仅简化和弦的设计,现代产品已能通过 APP 实时显示乐谱、自动合成和弦,甚至支持多设备联机演奏。LiberLive 所属的未知星球科技,背后有大疆董事长李泽湘的投资背书,其创始团队来自大疆等科技企业,将机器人领域的传感器技术迁移至乐器研发,实现了 “触控精度 – 音色还原 – 续航能力” 的三重突破。

四、争议与挑战:热潮背后的冷思考

然而,无弦吉他的快速崛起也伴随质疑。社交平台上,“闲置吃灰” 的声音屡见不鲜。有用户坦言:“新鲜感过后,还是觉得传统吉他的弹奏质感不可替代。” 二手平台上,租赁业务的兴起(7 天租期 139 元起)折射出部分消费者的观望心态 —— 阿黑购买 3 台 LiberLive 用于出租,正是看中了 “先体验后购买” 的市场需求。

行业可持续性成为关注焦点。黄鸿羽指出,目前市场竞争者不足 200 家,用户认知仍处于早期阶段。若想避免 “昙花一现”,企业需在功能迭代与场景拓展上持续发力。例如,拿火音乐正尝试将无弦吉他与 VR 技术结合,打造沉浸式演奏场景;恩雅则开发了 “亲子模式”,通过趣味灯光和互动教学吸引家庭用户。

出海战略也成为破局关键。拿火精灵在欧美众筹平台 Kickstarter 首发时,通过用户反馈优化功能,正式发售后五个月销量达两万台。这种 “本土研发 + 全球验证” 的模式,为中国智能乐器品牌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样本。

五、未来图景:从 “玩具” 到 “音乐生态入口”

当无弦吉他不再局限于 “乐器” 属性,其背后的音乐生态正在显现。陆子天认为,智能乐器正在成为连接音乐创作、社交分享与教育培训的入口 —— 有基础的用户可通过智能吉他录音创作,零基础人群则能通过无弦产品 “拉新”,最终形成 “入门 – 进阶 – 创作” 的用户生命周期。

数据印证着这种趋势:2023 年无弦吉他电商销量仅 4.42 万件,2024 年暴增至 43.31 万件,店铺数量从 31 家激增至 199 家。在资本层面,LiberLive 完成 A 轮融资,拿火音乐计划启动新一轮战略投资,行业热度持续升温。

站在传统乐器与智能科技的交叉点,无弦吉他的走红不仅是一场产品革新,更是消费观念变迁的缩影。当都市人在触控板上按下第一个和弦时,他们购买的或许不是一件乐器,而是在快节奏生活中捕捉到的、那一抹关于音乐的自由与想象。随着技术迭代与场景拓展,这个没有琴弦的 “音乐盒子”,或许将重新定义大众与音乐的距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