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疼别担心!未来肠镜检查或不再痛苦

结肠镜检查能挽救生命,但很多人因为它带来的不适感而选择回避。

让医生把摄像头伸进肛门,排查可能癌变的细胞,这事怎么想都不会让人觉得轻松。但作为筛查结直肠癌的手段,它至今仍是最有效的一种 —— 要知道,结直肠癌在美国可是致死率第二高的癌症。

今年春季一项追踪数万名欧洲人的研究证实,定期做结肠镜检查,能让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降低多达 41%,死亡率更是能减半。

即便如此,近 30% 符合筛查条件的美国人还是会逃避结直肠癌筛查,结肠镜检查自然也在其中。有些人觉得自己没风险,理由是没有家族病史,也没出现身体症状 —— 可实际上,大多数结直肠癌病例都没有这两个特征。

纽约大学格罗斯曼医学院的胃肠病学家兼研究员阿斯玛・肖卡特 (Aasma Shaukat) 指出,另一些人回避结肠镜检查,是因为觉得检查前的准备工作太麻烦。“比起检查本身,人们最常说的顾虑其实是检查前一天的准备流程,” 她解释道。

好在,你下次做结肠镜检查时,体验大概率会好很多。今年,由三个胃肠病学组织联合组建的专项工作组,发布了新版结肠镜检查准备医疗指南,更新了 2014 年的旧版建议。新指南放宽了检查前的饮食限制和肠道清洁要求,再加上筛查技术的其他进步,或许能让那些原本拒绝检查的人改变想法。

新指南不仅能帮到老年人,对 45 至 50 岁的人群也有意义 —— 这个年龄段的筛查需求在增加,结直肠癌发病率也在上升。2021 年,常规筛查的建议起始年龄从 50 岁下调到了 45 岁,患者通常每 10 年检查一次。

而患有炎症性肠病、有早发性结直肠癌家族史,或是有其他风险因素的人,可能需要更早开始筛查。

根据美国癌症协会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的数据,今年美国将确诊超过 15 万例结直肠癌病例,该病还会夺走约 5 万人的生命。

虽说没人会盼着做结肠镜检查,或是其他结直肠癌筛查,但下次到了该检查的时候,你完全可以少些恐惧。下面就说说这项检查的五大重要改进。

不用再提前 “饿肚子” 了

结肠镜检查要想成功,关键是把结肠彻底清洁干净,这样医生才能看清结肠内部的整个表面。可目前,只有三分之二的患者在检查时,结肠清洁度能达到要求。过去,检查前得先严格控制饮食,这让人们又饿又烦躁,根本没法好好工作。

“以前的饮食要求都挺严格的,但过去五年积累的证据表明,其实没必要这么苛刻,” 专项工作组成员肖卡特说。别再像以前那样,检查前一天只能喝清水、吃明胶和清汤这种 “清流质饮食” 了。研究显示,检查前一天大部分时间吃低纤维食物,同样能把肠道清洁干净。有些研究甚至发现,这种以食物为基础的饮食方案,效果还要更好些。

按照新指南,检查前一天的早餐和午餐有了更多选择。早餐可以吃鸡蛋、酸奶、火腿,也能吃涂了奶油奶酪的贝果;午餐则可以选鸡肉配白米饭,或是通心粉奶酪。“这么吃,你会觉得很饱,不会饿,” 肖卡特说。

就连晚餐也有了改进。晚餐还是得吃流质食物,但不用再喝清汤了,可以选南瓜汤、土豆汤这类浓稠的汤品,也能喝不含水果的思慕雪。

不过要注意,结肠镜检查前一天,所有人都得避开水果、蔬菜、全谷物这些高纤维食物 —— 但不用像以前有些胃肠科医生建议的那样,提前三天就开始忌口。

“一大桶” 肠道清洁剂已成过去式

肠道清洁的第二步也变简单了。以前用的肠道清洁剂,得喝足足一加仑,现在这种清洁剂已经慢慢被取代,新的清洁剂剂量只有原来的四分之一。有些新品牌甚至是片剂,用自来水送服就行。

对大多数人来说,服药时间也更合理了。指南建议,不用在检查前一晚把所有清洁剂都喝完,而是前一晚喝一半,剩下的一半在预定检查时间前 4 到 6 小时服用。

肖卡特说,以前的要求会让人大半夜没法睡觉,因为得频繁跑卫生间。而且研究还发现,检查当天服用部分清洁剂,反而能让肠道清洁得更彻底。要是下午做检查,甚至可以当天就把两剂清洁剂都服完。

人工智能帮忙找息肉

当结肠镜的探头在肠道里移动时,人工智能能给胃肠病学家当 “第二双眼睛”。2021 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批准了一款人工智能辅助设备,它会在疑似息肉的区域周围画方框,提醒胃肠病学家重点检查这个地方。

这款设备能让息肉的检出率提高 20%。但目前还没有研究证明,它能直接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而且《柳叶刀》(the Lancet) 杂志 8 月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医生可能会太依赖人工智能,以至于没了 AI 帮忙,有些医生就没法准确识别息肉了。

目前,主要医学协会 (Major medical societies) 还没建议广泛使用人工智能;现阶段,只有耶鲁医学院、科罗拉多大学医院这类大型医疗中心在使用它。

更多止痛选择,不用非要用镇静剂

在美国,大多数人做结肠镜检查时会用镇静剂,但也有少数人不用药就能完成检查。有些人是想避开镇静剂可能带来的呼吸并发症 (虽然这种情况很少见);还有些人是希望检查后能自己开车回家,不想昏昏沉沉的。

其实很多人不用镇静剂也能做完检查。有研究发现,要是医生告诉患者 “要是中途觉得受不了,还能用上镇静剂”,几乎所有患者最后都没靠镇静剂就完成了检查。不过,医生有时会低估患者在检查中感受到的不适。

有一种不用镇静剂的止痛办法,是在手腕和脚踝上用经皮神经电刺激。中国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这种方法能有效减轻无镇静剂结肠镜检查带来的疼痛感。

研究认为,这种温和的电脉冲会刺激神经,掩盖疼痛信号,同时还能让身体释放有镇痛作用的内啡肽。“经皮神经电刺激会激活身体自身止痛系统里的受体,所以不会有阿片类药物可能带来的那些副作用,” 爱荷华大学卡弗医学院的物理治疗师兼研究员卡罗尔・万斯 (Carol Vance) 说。她对这种方法做过综述研究,发现经皮神经电刺激可能对其他多种疼痛症状也有缓解效果。

虽然万斯说自己也不确定,要是换做自己,会不会选无镇静剂的结肠镜检查,但她也提到,这项严谨的研究确实支持把经皮神经电刺激用在这类场景里。

另一项有望用上的止痛方案是虚拟现实技术。肖卡特正在做一项研究:让患者检查时戴虚拟现实眼镜,同时备好镇静剂以防万一。这项研究的依据是,之前有研究发现虚拟现实技术能减轻其他类型的疼痛。“到目前为止,患者们都挺喜欢这种体验的,” 她说。

非结肠镜筛查方案越来越多

去年夏天,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一款叫 Shield 的血液检测产品,能用来筛查结直肠癌。抽血之后,实验室会检测血液中与结直肠癌相关的蛋白质和 DNA 片段。去年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Shield 对结直肠癌患者的识别准确率能达到 83%。

除了血液检测,市面上还有已经用了好几年的粪便检测,比如每年一次的粪便免疫化学检测 —— 这种检测能查出粪便里的血液;还有每三年一次的粪便检测,能排查可能提示息肉或癌症的异常 DNA。

要是这些检测结果呈阳性,都得进一步做结肠镜检查确认。其他筛查方案还有乙状结肠镜检查 —— 这种检查只查结肠下段三分之一的区域,以及虚拟结肠镜检查 —— 通过 X 射线和计算机评估胃肠道,这两种检查都得每五年做一次。

未来,随着胶囊内镜可能成为主流筛查方式,“从肛门伸摄像头” 的检查说不定会成为历史 (不过目前胶囊内镜的获批适用范围还很有限)。患者只要吞下一颗大号药片大小的摄像头,它在穿过结肠时会拍照片,然后把照片传到医生的电脑上,最后随粪便排出体外。

这些年,人们可以在各种已获批的筛查方法里灵活选择。比如有些年轻患者,心理上还没准备好做结肠镜检查,就可以先做几年粪便检测,只有检测结果呈阳性时,才需要做结肠镜检查。就像肖卡特经常跟她的患者说的那样:“最好的检查,就是你真的去做的那一种。”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