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易烊千玺上海演唱会门票正式开售,短短几分钟内,所有价位的门票便被抢购一空,相关话题“大麦”迅速冲上微博热搜榜首。然而,比“秒光”更疯狂的是二级市场的票价——原本480元的看台票,在闲鱼上被炒至6800元,溢价高达13倍!780元的票卖到7500元,1880元的VIP票甚至标价12000元。

面对如此离谱的价格,不少学生党直呼:“攒了三个月生活费,还是买不起看台票。”而更令人担忧的是,尽管闲鱼等平台多次打击黄牛,但高价票交易依然猖獗,甚至衍生出“非公售票”“官方代抢”等隐蔽手段。这场疯狂的票务泡沫,究竟是谁在推动?
票价疯涨:从480元到6800元,溢价13倍
易烊千玺作为国内顶流偶像,其演唱会门票历来紧俏。此次上海站票价区间为480元至1880元,但闲鱼上的实际交易价格远超官方定价:
- 480元看台票 → 6800元(溢价13倍)
- 780元票 → 7500元(溢价近10倍)
- 980元票 → 7800元(溢价近8倍)
- 1128元票 → 8600元(溢价7.6倍)
- 1480元票 → 9400元(溢价6.3倍)
- 1880元VIP票 → 12000元(溢价6.4倍)
更夸张的是,有卖家声称“我们是非公售票的,不用抢,提供实名给官方,官方负责安排的”。这种说法显然涉嫌虚假宣传,因为官方早已明确实行实名制购票,且不得转赠或转售,同一身份证只能购买一张票。
黄牛为何猖獗?平台打击难,需求推高泡沫
尽管闲鱼等二手平台多次打击违规票务交易,但黄牛依然能找到规避监管的方式,比如:
- 低价引流,实际高价成交
- 许多黄牛在闲鱼上挂出“低价”链接(如480元),但实际沟通时却报出6800元的高价,以此规避平台关键词监测。
- 隐蔽交易,利用私聊或第三方平台
- 部分黄牛要求买家通过微信、QQ等平台交易,甚至伪造“官方代抢”身份,声称能直接从票务系统拿票。
- “强实名制”下的漏洞
- 尽管演唱会实行实名制,但黄牛仍能通过收购身份证信息或利用抢票软件批量购票,再高价转售。
为什么黄牛票如此抢手?
- 粉丝经济推高需求:易烊千玺的粉丝群体庞大,许多粉丝愿意不惜代价购票,甚至借贷追星。
- 供需失衡:热门演唱会的门票数量有限,官方售票系统秒空,黄牛趁机囤积居奇。
- 投机心理:部分黄牛并非真正的粉丝,而是纯粹的“票贩子”,他们囤票后高价抛售,赚取暴利。
谁在助推这场疯狂?平台、粉丝、还是市场?
- 平台责任缺失?
- 闲鱼等二手平台虽然打击黄牛,但监管力度有限,许多违规交易依然存在。
- 部分平台甚至默许“代抢”服务,只要不直接写明“门票”,就能规避审查。
- 粉丝经济的畸形消费
- 许多粉丝为了支持偶像,不惜花费数月工资购买高价票,甚至借贷追星,助长了黄牛市场。
- 部分粉丝认为“官方买不到,只能找黄牛”,但实际上,高价票往往存在风险(如假票、无法入场)。
- 市场供需失衡
- 演唱会门票供不应求,官方售票系统难以满足所有粉丝需求,导致黄牛趁机哄抬价格。
- 如果官方能增加票数或优化抢票机制(如限制IP、验证码防机器人),或许能缓解黄牛问题。
如何应对?监管、技术、粉丝理性缺一不可
- 加强平台监管
- 闲鱼、微博等二手交易平台应优化关键词监测,打击隐蔽交易,甚至与票务方合作封禁违规账号。
- 官方优化售票机制
- 增加门票供应,或采用动态定价(如热门场次适当涨价,但限制最高价)。
- 强化实名制,要求入场时人脸识别+身份证核对,防止黄牛倒卖。
- 粉丝理性消费
- 粉丝应避免盲目追星,警惕高价票陷阱,尽量通过官方渠道购票。
- 如果官方售罄,可以考虑后续场次或官方周边,而非高价冒险买黄牛票。
谁在疯狂?谁在买单?
易烊千玺演唱会的天价黄牛票,表面上是粉丝经济的体现,实则是一场由平台监管缺失、市场供需失衡、投机者炒作共同推动的泡沫。
480元的票卖6800元,到底是粉丝疯了,还是黄牛疯了? 或许,真正疯狂的是这个被资本和投机推高的市场。而最终买单的,永远是那些真心喜欢偶像,却不得不掏空钱包的普通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