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即使数学天才也不例外

在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有一位学生的数学天赋令师生们赞叹不已,他就是邓哲文。在数学的世界里,他仿佛自带导航,轻松穿梭于各种难题之间,展现出令人惊叹的解题能力。不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邓哲文却诚恳地表示:光靠天赋其实走不远,要想真正学好,还是要靠技巧和勤奋。

邓哲文平时会刷大量的数学习题。在他看来,刷题本身对解决数学问题肯定是有帮助的。他解释道:“好的题目能够促进你对知识的理解。当你面对一道题,用一个方法做不出来时,这就是一个绝佳的思考契机。你要去琢磨为什么这个方法在这里行不通,它的局限性在哪里,这个方法的本质又是什么。在思考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本身就是对数学的一种深入理解。” 例如,在面对一道几何证明题时,如果常规的辅助线添加方法无法得出结论,他就会思考这种方法在本题条件下的局限性,是图形的特殊性导致的,还是定理的适用范围问题。通过这样不断地反思,他对几何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下次再遇到类似问题就能迅速找到突破口。

邓哲文特别强调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他认为,要想在高阶数学竞赛中取得突破,关键在于自我认知和精准提升。“首先要自己进行规划,了解自己有哪些短板,然后针对性地去补。去找一些对应的书来做,如果自己想不出来,就去看答案。很多时候,答案能为我提供一些全新的思路,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的美和乐趣。” 他分享道。在准备数学竞赛的过程中,他会根据自己在代数、几何、数论等不同板块的薄弱点,挑选专门的竞赛书籍进行强化训练。当遇到绞尽脑汁也无法攻克的难题时,他会认真研读答案,分析答案的解题思路与自己思路的差异,从而拓宽自己的思维边界。

邓哲文坦言,计算速度快并不等同于数学思维强。他笑称自己从小计算能力并不是很强,但这并不妨碍他学好数学。“其实数学本身和计算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很多数学好的人,计算能力不见得特别突出。数学更多强调的是一种思维上的突破,一种创新。” 他举例说,在解决一些复杂的函数问题时,并不一定需要大量复杂的计算,而是要通过巧妙的函数变形、换元等思维方法来简化问题,找到解题的关键。

邓哲文的数学成就有目共睹。在去年英国巴斯举行的第 65 届 IMO 中,他勇夺金牌。今年,他再次入选第 66 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中国代表队。他的主教练、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数学竞赛教练万钧对他赞赏有加:“邓哲文学习数学的天赋很高,我曾给学生出过一道题,他一分钟就能给出四五种解法。” 从小学开始,邓哲文就展现出对数学的浓厚兴趣,自学了中学阶段的数学知识。进入高中后,他更是如饥似渴地学习竞赛数学内容,广泛阅读数学著作,自学大学数学课程。有时候一道题做不出来,他可以琢磨一个星期,这种对数学纯粹的热爱和执着的钻研精神,成为他在数学道路上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

邓哲文的经历告诉我们,即使拥有超强的数学天赋,也离不开后天的努力与学习技巧。刷题不是盲目地做题,而是在题目中思考、探索,挖掘数学的本质。自主学习、自我认知和精准提升,才是在数学领域乃至其他学科领域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在追求知识的道路上,勤奋与方法,永远是成功的基石。无论是数学天才还是普通学子,都能从他的经验中汲取力量,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之道,在知识的海洋中破浪前行。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