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岁程序员 Maor Shlomo,在结束去年 10 月开始的一段长期预备兵役后,在旅行途中搞了个副业,白手起家弄出一个氛围编程初创公司 Base44。

结果,才短短 6 个月,公司立刻就以 8000 万美元的价格出售了,卖给了一家上市 SaaS 公司 Wix。甚至,这笔交易还是以现金支付的。虽然 8000 万美元还远远不及独角兽的 10 亿美元级别,但这个故事也已经足够振奋人心。
当然,Shlomo 并非孤军奋战,他的创业过程中,公司先后吸纳了 8 名员工。好消息是,这 8 个人将从 8000 万美元中获得 2500 万美元,作为「留任」奖金。
作为一家独立公司,Base44 创造了不少数字上的奇迹:仅成立 6 个月,用户数量就增长至 25 万,而且成立三周后就达到了 1 万。根据 Shlomo 自己在 LinkedIn 上透露的细节,即使付出了高昂的 LLM token 成本,公司依然实现了盈利。仅在今年 5 月,利润就达到了 18.9 万美元。
在帖子中,Shlomo 承认,公司利润率提高的最大功臣就是 Claude 4。它产生的 bug 更少,而且用户的应用程序出错时,也不会扣掉积分。而 Base44 之所以能火起来,也得益于 Shlomo 在 LinkedIn 和 X 上源源不断的宣传。
起初,Base44 只是他搞的一项副业。Shlomo 把这个项目看作一个登月实验 —— 让每个人无需编码就能构建软件,无论是否懂技术。总之,这是一个为非程序员设计的新型 Vibe Coding 产品。只要输入文本提示,平台就能构建完整的应用,包括数据库、存储、身份验证、分析和集成。它还支持电子邮件、短信和地图功能,并规划了更多企业级安全支持的路线图。
其实在最近大火的 Vibe Coding 领域,Base44 并不是多么独特的存在。比如 Adaptive Computer 这种氛围编码器,也能处理类似的基础设施工作。不过,Base44 仍然在一波同类竞品中快速突围,迅速崛起。
这次创业,也并非 Shlomo 的第一次尝试了。之前,他就是一名连续创业者。此前他创办的数据分析公司 Explorium,早就在以色列创业圈小有名气,获得了 Insight Partners 的投资。这家公司创立于他 24 岁那年,在他完成了以色列情报部队的长期服役后开始。而他的兄弟,也是 AI 安全初创公司 Token Security 的联创,后者刚刚获得了 Notable Capital 和一些以色列科技天使投资人的 2000 万美元融资。并且,Shlomo 还很快谈成了和 eToro、Similarweb 等以色列大型科技公司的合作。
而在在一篇「我为什么选 Claude 而不是 OpenAI 模型」的帖子爆火之后,Base44 更是迎来了意想不到的高光时刻。亚马逊迅速出手,邀请他们在上个月的 AWS 活动上进行现场展示。创始人 Shlomo 亲自上阵,在 7000 人面前做了一个演示,当场构建了一个社交应用程序,让现场参会者上传照片。结果,这个 APP 大受欢迎,人们上传的照片如潮水一般疯狂涌入。
而在宣布公司被收购那天,Shlomo 也是在领英上感慨万千。其实,Base44 现在已经实现了盈利,而且增长良好,按理说大可以继续稳扎稳打地继续走下去。但 Shlomo 坦言:「我们需要的规模和资源,已经不是靠有机增长撑起来了。于是,在经过几个和朋友聊天的不眠之夜后,他终于下定决心卖掉公司。而其实,当时以色列的商业环境十分艰难。「律师们在周四晚上敲定了购买协议的所有细节,签署时间定于周五早上,当时正值战争爆发」。他解释道:「没有比这更好的选择了。Wix 可能是唯一一家能够帮助我们在全球范围内扩展和分发,同时不会减缓开发速度的公司,甚至可能还会加速。我们的市场非常庞大,我们的系统有潜力取代整个软件类别,这仅仅是因为它让人们可以自己创建软件,而不是购买软件。如今,大厂对 Vibe Coding 产品的强烈渴望,已经呼之欲出,就连 OpenAI 都刚刚豪掷 30 亿美元,收购了成立仅两年的 Windsurf。
而对 Wix 而言,这次收购 Base44 也是属于精准踩点。此前,Wix 就一直提供无需代码、设计专业的网站构建服务,而在产品线中增加一款盈利颇丰的 LLM 氛围编码产品,着实合乎逻辑。而且,Wix 和 Base44 的共同愿景,远不止于在 Wix 现有产品上简单地添加新功能。Shlomo 表示,「我已经是 Wix 的员工了,但我们会保留 Base44 的品牌和产品,以实现我们更广阔的愿景 —— 从根本上改变企业软件世界的。我们有机会打造一些真正能带来改变的蓝白相间,产品,这在软件行业实属难得。Wix 总裁 Nir Zohar 也透露说,公司曾考虑过其他几家候选公司。然而最终结论是,尽管 Base44 目前规模小于 Loveable AI 和 Bolt AI 等竞争对手,但其策略更具吸引力。
AI 风口下,有人拼技术,有人拼资源,而像 Base44 这样「拼着拼着被巨头抬走」的创业故事,还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