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场不起眼的便宜货,竟是大脑 “救星”

我们都知道,想要大脑变聪明、记忆更好,饮食很重要。但问题是,很多宣传的 “护脑食物” 都太贵了。今天就盘点 5 类价格亲民又有 “补脑” 实力的家常食物,并告诉你吃多少、怎么吃最有效!今天可以吃这 5 样,成本不过 50 元,却能让大脑舒爽。

1. 菠菜:大脑的 “叶酸守护者”

价格参考:新鲜菠菜约 2-4 元 / 斤。

建议摄入量:每日 100-200 克(约 1-2 个)。

为何护脑?

菠菜富含叶酸、维生素 K 和抗氧化剂,能支持神经元功能,减少氧化应激,促进认知稳定。研究显示,常吃菠菜可改善记忆和认知表现,尤其在老年人中降低认知衰退风险。叶酸对降低血液中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至关重要,而高水平的同型半型胱氨酸与阿尔茨海默病风险增加有关。同时,菠菜中的维生素 K 有助于维护大脑血管健康。

推荐吃法

  • 菠菜炒蛋:菠菜、鸡蛋和蒜末的搭配,营养均衡,易于消化。
  • 菠菜汤:菠菜、豆腐和虾仁的组合,清热补脑,味道鲜美。
  • 菠菜汁:将菠菜与其他水果混合榨汁,如苹果或香蕉,是一种方便快捷的补充方式。

挑选与食用注意

要想最大化菠菜的营养价值,最好是快速焯水后,用清炒或凉拌的方式烹饪。这样既能去除草酸,又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其水溶性维生素,如叶酸和维生素 C。在挑选菠菜时,尽量选择叶片和茎秆紧实、颜色浓绿或翠绿的,若叶子发软则不新鲜;不要选开花的菠菜,其营养和口感不佳;嫩菠菜的根茎多为嫩滑的红色或白色,叶柄较短,用手轻轻一掐茎秆能断,若掐不断或掐断后连着丝,说明菠菜已老。另外,叶片呈尖状、根部嫩红的有刺种菠菜,含水量高、鲜嫩清甜,但纤维素和叶酸较少;叶片圆形、根部发白的无刺种菠菜,生长周期长,吸收营养更多,口感略显粗糙 。

2. 黄豆及相关制品:大脑的 “多功能营养宝库”

价格参考:干黄豆约 3-5 元 / 斤。

建议摄入量:每日 150 克黄豆 。

为何护脑?

黄豆是植物蛋白的优质来源,更富含两种关键的护脑成分:大豆异黄酮和磷脂酰丝氨酸(PS)。大豆异黄酮是一种强大的植物雌激素,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能减少自由基对神经元的损伤。而磷脂酰丝氨酸更是大脑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改善神经信号传输,增强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研究显示,补充磷脂酰丝氨酸可以提升老年人的记忆和认知功能,对年龄相关的记忆衰退有显著帮助。

推荐吃法

  • 豆浆:黄豆浸泡后打浆,是方便又营养的早餐饮品,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黄豆中的磷脂酰丝氨酸。
  • 豆腐汤:将黄豆制品(如豆腐、豆皮)与蔬菜、瘦肉搭配煮汤,既能提供全面的营养,又能补脑祛湿。
  • 家常豆腐:将豆腐切块,与蔬菜、肉类一起烹饪,是家庭餐桌上常见的健康菜肴。
  • 黄豆焖饭:在焖饭时加入浸泡过的黄豆,能增加膳食纤维和蛋白质的摄入,为大脑提供更稳定的能量。

挑选与食用注意

在挑选黄豆时,颜色应选择自然黄色或淡黄绿色,避免金黄反光(可能是抛光豆)、发青带绿(可能霉变)、暗黄泛白霜(可能是陈年老豆)的豆子;新豆的肚脐(种脐)是清晰的白点,边缘微微凸起,陈豆的肚脐发黑发暗,甚至干瘪凹陷;把豆子装塑料袋悬空摇 5 秒,发出沙沙脆响的是干燥新豆,闷声闷响的可能是受潮豆。另外,目前市面上用于制作豆腐、豆浆、酱油的黄豆,绝大多数都是非转基因黄豆,购买时注意查看包装标识选择 “非转基因” 产品即可。且科学研究证实,黄豆中的大豆异黄酮并不会增加乳腺癌风险,反而可能对乳腺健康有益,大家不必因误解而放弃这种优秀的护脑食材。

3. 南瓜:锌、镁元素的 “脑活力补充剂”

价格参考:约 2-3 元 / 斤。

建议摄入量:每日 100-200 克(约 1-2 块)。

为何护脑?

南瓜不仅味道香甜,更是大脑所需的多种关键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宝库。它富含锌、镁、维生素 E 和 β- 胡萝卜素等。锌在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能维持神经系统平衡。镁则被誉为 “天然镇静剂”,有助于缓解压力,改善睡眠,并支持正常的神经功能。这些营养素协同作用,能够增强大脑的整体功能,尤其在改善认知表现和情绪稳定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一些研究甚至发现,南瓜中的特定营养成分可能对改善自闭谱系障碍相关的神经表现有益,尽管这还需要更多研究。

推荐吃法

  • 南瓜粥:将南瓜块与大米、红枣一起熬煮,不仅温补开胃,而且易于消化吸收。这种烹饪方式能让南瓜的 β- 胡萝卜素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 蒸南瓜:这是最简单、最能保留南瓜营养的吃法。将南瓜切块后,放入蒸锅中蒸熟即可。蒸熟的南瓜口感软糯香甜,可以直接食用或作为主食。
  • 南瓜浓汤:将蒸熟的南瓜用料理机打成泥,加入牛奶或椰奶,制成香滑浓汤。这种做法能最大化南瓜的细腻口感,并提供额外的营养。

挑选与食用注意

在挑选南瓜时,要选择外形完好、没有破损、没有变色的新鲜南瓜,不同种类的南瓜,表皮颜色越深成熟度越高;表皮纹路粗重的南瓜成熟度高;用手拍拍南瓜,声音沉闷的成熟度相对较高,声音清脆的一般成熟度低,同时要避免选购已经变软或流汁等已经变质或临近变质的南瓜。南瓜中的许多营养素(如维生素)对高温敏感,过度烹饪,尤其是长时间油炸或高压炖煮,会破坏其营养成分,蒸、煮、烤等温和的烹饪方式是更好的选择。由于南瓜中的 β- 胡萝卜素是脂溶性维生素,少量油脂的加入(如南瓜粥中滴入几滴橄榄油,或南瓜浓汤中加入牛奶)可以提高其吸收率 。

4. 苹果:抗氧化物的 “脑清晰剂”

价格参考:约 5-8 元 / 斤。

建议摄入量:每日 1 个(约 100-200 克)。

为何护脑?

苹果是强大的抗氧化剂宝库,特别是富含多酚类化合物,如槲皮素和儿茶素。这些成分能够穿过血脑屏障,直接对抗大脑中的氧化应激和炎症,保护神经元不受自由基的损伤。多项研究表明,规律摄入苹果与改善记忆力、延缓认知衰退风险相关。

推荐吃法

  • 直接食用:这是最简单、最能保留营养的吃法。洗净后连皮一起吃,因为苹果皮中的营养成分含量远高于果肉。
  • 苹果沙拉:将苹果切块,与绿叶蔬菜、坚果(如核桃)和浆果混合,再淋上少许橄榄油。这道沙拉将心智饮食中的多种护脑食物结合在一起,营养价值加倍。

挑选与食用注意

在挑选苹果时,好吃的苹果通常是黄中带红,带有条纹状红晕,全红还带点绿的苹果可能滋味不佳;果脐窝窝陷得深的 “母苹果”,通常比较甜,咬起来又脆又多汁,果脐不明显的 “公苹果”,皮厚且吃起来酸溜溜;用手摸苹果皮,粗糙的比光滑的甜,因为皮儿粗糙的苹果晒太阳多,糖分更高;两个苹果长得差不多大时,选重的那个,重的说明水分足,果肉更紧实;对着苹果使劲闻,香味浓郁的通常成熟度刚刚好,一点味都没有的多半未熟;选择标准形状的苹果,味道通常更好,形状歪歪扭扭不对称的,味道会差一些;有密集条纹的苹果吸收阳光多,糖分高,纹路稀疏、颜色分布过于均匀的,口感可能差强人意。此外,苹果皮有农药,最好削皮吃其实是误解,苹果皮是膳食纤维和槲皮素的主要来源,对肠道健康和大脑保护至关重要,现代农业对农药使用有严格标准,用流水和干净刷子彻底清洗后可以安全食用,若担心农药残留,也可选择购买有机苹果。并且苹果汁在榨汁过程中大部分膳食纤维被去除,只留下浓缩糖分,会导致血糖快速升高,对大脑和身体不利,吃整个苹果,纤维能减缓糖分吸收,提供持久能量,并促进肠道健康,所以应选择吃完整的苹果,而不是喝苹果汁 。

5. 花生 维生素 E 的 “脑抗炎卫士”

价格参考:新鲜花生约 3-5 元 / 斤。

建议摄入量:每日 30-50 克(约 1 小把)。

为何护脑?

花生富含维生素 E、烟酸、白藜芦醇以及健康的不饱和脂肪酸,这些都是公认的护脑明星。维生素 E 是一种强大的脂溶性抗氧化剂,它能够保护神经细胞膜不受自由基的损伤,减少大脑的氧化应激。白藜芦醇则有助于减少大脑炎症。此外,花生中的烟酸(维生素 B3)对维持正常的神经功能至关重要。研究显示,经常食用高油酸花生(一种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花生品种)可以改善脑血管功能和认知表现,如记忆和处理速度。

推荐吃法

  • 煮花生:将带壳花生洗净后,用盐水煮熟。这是最能保留花生营养的吃法之一。水煮可以减少油脂的摄入,同时最大化保留其水溶性维生素。
  • 花生入菜:将花生米用于凉拌菜,如花生米拌黄瓜,或作为炒菜的点缀,既能增加风味,又能补充健康脂肪。

挑选与食用注意

在挑选花生时,优质花生颗粒饱满、大小均匀,外壳完整无破损,没有黑斑、霉变或虫蛀痕迹,剥开后,花生仁色泽自然、有光泽,无异味。虽然花生热量高,但它的饱腹感也很强,只要控制好摄入量,每日一小把,并不会导致体重增加,花生中的健康脂肪和蛋白质有助于维持饱腹感,反而可以帮助减少对其他高热量零食的渴望 。

这些看似普通的菜市场食材,实则是呵护大脑的得力助手。日常饮食中,不妨将它们巧妙安排进三餐,以实惠的价格为大脑健康筑起坚固防线,让我们的思维时刻保持敏捷,远离遗忘的困扰 。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