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体检季过后,不少人会像我一样,被查出颈动脉长有斑块。大家都知道,颈动脉是为大脑输送血液的重要通道,一旦发现有斑块,就如同在这条路上设置了 “路障”,难免会担心引发脑梗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很多人会想到阿司匹林,这款被誉为心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两大基石之一的药物,似乎成了 “救命稻草”。那么,发现颈动脉斑块,真的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吗?作为医生,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事情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发现颈动脉斑块,并不意味着要立刻服用阿司匹林,而是要精确计算获益与风险。接下来,我会结合最新研究和临床指南,为大家彻底讲透这个问题。

我们的颈动脉,是连接心脏和大脑的主要血管通道。随着年龄增长,再加上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因素影响,血液中的 “垃圾”(大部分由脂类物质构成)会逐渐沉积在血管壁上,形成蜡样、黄色的隆起,这就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点像老旧水管内壁上日积月累的水垢。
并非所有斑块都同样危险,医生将斑块分为两大类。第一种是稳定斑块,这类斑块像坚硬的石头,有一层厚实坚固的纤维帽,内部脂质核心较小,结构稳定,不容易破裂。它可能会缓慢生长,导致血管逐渐变窄,但短期内引发脑梗死的风险相对较低。第二种是不稳定斑块,又称易损斑块,这才是真正需要警惕的 “定时炸弹”。它的纤维帽像一层薄薄的饺子皮,内部却包裹着大量稀粥样的脂质核心。这种斑块在血流冲击、血压波动或炎症刺激下极易破裂。一旦破裂,斑块内的物质就会涌入血液,迅速激活体内凝血系统,几分钟内形成血栓,彻底堵死血管,导致急性脑梗死发生。所以说,斑块的危险性更多取决于它的 “稳定性”,而不仅仅是大小,一块小而不稳定的斑块,危害可能远超一块大而稳定的斑块。想知道斑块是什么性质,做个彩超就能明确。
很多人对阿司匹林存在误解,认为它能清理血管、消除斑块,可事实并非如此,阿司匹林既不能逆转斑块,也不能消除已形成的斑块。那它在颈动脉斑块治疗中扮演什么角色呢?它是一种血小板抑制剂,是防止灾难发生的 “防火墙”。血液中的血小板主要功能是止血,当不稳定斑块破裂时,血小板会错误地将此识别为血管破损,蜂拥聚集在破口处试图修复,结果却形成堵塞血管的血栓。而阿司匹林的作用,就是抑制血小板的这种聚集功能,从而有效预防致命血栓形成。通俗来讲,阿司匹林是预防性药物,防的是斑块破裂的 “结果”,而不是斑块形成的 “原因”,根本作用是防止最坏情况发生。
既然阿司匹林作用重要,为何不建议所有发现斑块的人都服用呢?因为阿司匹林是把 “双刃剑”。大量研究证实,对于已经发生过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阿司匹林确实能显著降低再次发病风险,获益明确且巨大。但它最主要、最令人担忧的副作用是出血。由于抑制了血小板正常功能,身体止血能力会下降。轻微的牙龈出血、皮肤瘀斑还能忍受,可要是发生严重的胃肠道出血,甚至危及生命的脑出血,后果将不堪设想。
因此,对于从未发生过心脑血管事件,只是体检发现颈动脉斑块的人,是否使用阿司匹林,就变成了一道复杂的 “数学题”:服用它的获益,能否大于可能导致的出血风险?答案因人而异,必须由专业医生进行个体化评估。根据目前临床指南和研究证据,可将颈动脉斑块人群大致分为以下 3 大类:
- 强烈建议服用阿司匹林的人群:包括已经发生过缺血性脑卒中、心肌梗死的病人,无论斑块大小,只要没有禁忌症,都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进行二级预防;颈动脉严重狭窄的病人,意味着斑块已对血流造成显著影响,未来发生脑梗风险大大增加,此时服用阿司匹林获益通常大于风险;还有不稳定斑块的病人,即便狭窄不严重,因其可能破裂,医生也可能建议启用阿司匹林治疗。
- 需要医生精细评估、慎重决策的人群:这是最常见也最纠结的一类。比如颈动脉狭窄程度不严重,且没有中风、心梗病史。对于这类病人,医生会进行全面心血管风险评估,不仅仅看颈动脉超声报告,还会考虑是否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水平是否达标、是否长期吸烟、有无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等诸多因素。危险因素越多,未来风险越高,医生就越倾向于让患者服用阿司匹林。
- 不建议或绝对禁止服用的人群:如果对阿司匹林或同类药物过敏、正处于活动期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或胃出血期、患有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症等出血性疾病、患有严重肝脏疾病,都属于阿司匹林禁忌人群,通常不能服用。另外,体检仅发现一点点稳定斑块,同时没有任何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整体风险评估为低危的朋友,也不建议服用。
进入 2025 年,医学界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理念不断更新。最新国际指南趋势显示,正从一刀切的治疗方案,迈向更加精准化、个体化的管理时代。例如,2024 年一些欧洲指南中,氯吡格雷等其他抗血小板药物地位得到提升,可作为阿司匹林的替代或优选方案。这提示我们,抗血小板治疗策略正变得更加精细。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对于颈动脉斑块,阿司匹林绝不是唯一、甚至不是最根本的治疗方法。真正的关键在于对源头的管理:控制血脂,是稳定斑块的基石;控制血压,是保护血管的屏障;控制血糖,是减少损伤的根本;健康生活,才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终极法则。
颈动脉有斑块,有必要吃阿司匹林吗?答案并非简单的 “是” 或 “否”,这是一项需要权衡利弊的专业医疗决策。颈动脉斑块的发现,是身体发出的警告,提醒我们必须严肃管理自己的心血管健康。至于治疗决策,要交给专业医生,让其量身定制最合适的治疗方案。这套方案里,可能有阿司匹林,也可能没有,但一定会包括健康生活方式。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办。另外,心血管病预防还有一种他汀类药物,它对颈动脉斑块有没有治疗价值呢?这个问题我们下期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