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变火场:一次疏忽,卧室被充电宝 “点燃”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充电宝已然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 “贴身伙伴”,为各种电子设备随时随地 “续航”。然而,这个看似普通的小物件,若使用不当,却可能瞬间化身危险的 “定时炸弹”。近日,福建莆田城厢区一小区出租房内,就因一个充电宝引发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火灾,让新租客邓女士遭遇了一场意想不到的 “噩梦”。

新房初住,次日突遭火灾

邓女士满心欢喜地在前一天刚刚搬入这套位于城厢区某小区的出租房,精心布置好了自己的卧室,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期待。然而,谁也未曾料到,仅仅过了一夜,平静的生活便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打破。

事发当日,邓女士如往常一样准备出门,匆忙间却忘记了拔掉正在床头充电的充电宝。这个小小的疏忽,在她离开后逐渐引发了可怕的后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充电宝持续充电,内部的电池开始发热,热量不断积聚,最终引发了故障。瞬间,火苗从充电宝处蹿出,迅速引燃了旁边的床铺和被褥。火势如猛兽般迅速蔓延,短短几分钟内,整个卧室便陷入了一片火海。

多方救援,火势终得控制

火灾发生后,小区物业人员第一时间发现了异常。滚滚浓烟从邓女士所住房屋的窗户中冒出,刺鼻的气味弥漫在楼道间。物业人员意识到情况危急,立即拿起灭火器冲向火灾现场。他们凭借着日常训练积累的经验和勇敢无畏的精神,迅速展开灭火行动,试图在第一时间控制火势,为后续救援争取宝贵时间。

与此同时,小区居民也纷纷拨打了 119 报警电话。辖区消防部门接到报警后,迅速响应,出动多辆消防车和消防救援人员赶赴现场。消防救援人员抵达现场时,物业人员已经在努力控制火势,但由于火势较大,现场情况依然十分危急。消防救援人员迅速展开全面救援行动,一部分人员负责疏散周边居民,确保大家的生命安全;另一部分人员则身着厚重的防火服,携带专业灭火设备,冲进火场进行灭火作业。经过紧张而有序的扑救,火势终于得到了有效控制,并最终被完全扑灭。

现场惨状,损失令人痛心

当消防员清理火场时,眼前的景象令人触目惊心。原本崭新的卧室如今已面目全非,几乎被完全烧毁。起火点位于阁楼房间的床头,烧黑的床架上,一个已碳化的充电宝仍连着充电线插在插座上,成为这场火灾的 “罪魁祸首”。床铺部分被烧毁,只剩下焦黑的残骸;空调内机外壳因高温熔化,扭曲变形;天花板灯具坠落,碎片散落一地;墙壁与房门被浓烟熏得漆黑,满是火灾肆虐过的痕迹。整个房间弥漫着一股刺鼻的烧焦味,邓女士新购置的家具和生活用品也大多在这场火灾中化为乌有,损失惨重。

疏忽酿祸,充电宝成 “元凶”

邓女士回忆起事发当天的情景,懊悔不已。她坦言,自己平时并没有特别注意充电宝的充电安全问题,出门前忘记拔掉充电宝也是常有的事,从未想过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竟会引发如此严重的后果。

据消防部门初步判断,此次火灾是由于充电宝长时间充电过热,最终引燃床上物品所致。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都像邓女士一样,对充电宝的使用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却浑然不知。充电宝内部大多采用锂电池,这种电池在充电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热量,如果充电时间过长,热量无法及时散发,就可能导致电池过热,引发短路甚至起火爆炸。此外,一些劣质充电宝由于使用了质量不过关的电芯和电路板,缺乏有效的过充保护、过热保护等安全机制,在充电过程中更容易出现故障,引发危险。

充电宝安全事故频发,敲响警钟

事实上,因充电宝引发的安全事故并非个例。近年来,全国各地时有类似事件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就在今年 4 月 15 日,北京石景山区某住户家中突发火情,火灾导致该住户南侧卧室内的桌子、床铺、空调等物品过火严重受损,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经调查,起火原因系该住户放置在南侧卧室桌子上充电的充电宝内锂电池发生热失控所致。2024 年 9 月 9 日,湖南张家界永定区某小区,一居民家中客厅沙发上的充电宝突发自燃,继而发生爆炸,导致客厅被烧毁。这些惨痛的案例都在警示人们,充电宝虽小,但安全隐患不容小觑。

正确使用充电宝,防范于未然

为了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正确使用充电宝至关重要。首先,在购买充电宝时,一定要选择正规渠道销售、有质量保障的产品,查看产品是否具备 3C 认证等相关标识。切勿贪图便宜购买 “三无” 产品,这些产品往往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安全风险极高。其次,在使用充电宝时,要注意控制充电时间,避免长时间充电。一般来说,当充电宝电量充满后,应及时拔掉充电器,不要让其长时间处于充电状态。同时,要选择与充电宝匹配的充电器和充电线,避免使用劣质或不兼容的充电设备,以免影响充电效果,甚至引发安全事故。此外,还要注意充电宝的使用环境,不要将其放置在高温、潮湿或易燃的环境中充电,也不要在充电过程中对其进行挤压、摔打等操作。如果发现充电宝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发热、异味、冒烟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远离易燃物,及时采取正确的灭火措施,如使用干粉灭火器或水进行灭火(需要注意的是,干粉灭火器对充电宝起火的降温效果可能不佳,水能够渗透到充电宝内部,更有效地灭火并降温,但在使用水灭火时要确保周围环境安全,避免触电等二次事故)。对于长期闲置的充电宝,建议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充放电,以保持电池的活性。

小小的充电宝,本应是为生活带来便利的 “好帮手”,却可能因为我们的疏忽和不当使用,变成威胁生命财产安全的 “隐形杀手”。通过此次福建莆田的火灾事件,希望广大市民能够深刻吸取教训,增强安全意识,掌握正确使用充电宝的方法,让这些便捷的电子设备真正为我们的生活服务,而不是带来危险。安全无小事,从每一个细节做起,才能有效预防火灾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