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算力业务首年巨亏1455万:高毛利为何难掩亏损?
2024年,莲花控股(600186.SH)的算力服务业务交出了一份”高增长、高亏损”的成绩单——营收同比增长超100倍至8064万元,毛利率高达42.45%,却净亏损1455万元。这一看似矛盾的数据背后,折射出新业务扩张期的典型困境。
亏损主因解析:
- 前置成本高企:算力业务从设备采购到调试运营需6-12个月周期,2024年虽实现收入,但服务器折旧、机房建设等固定成本已提前支出。
- 财务费用吞噬利润:子公司莲花紫星依赖外部融资,年化利率5.35%-7.5%导致利息支出2628万元,占财务费用97%。
- 资产减值风险:因部分设备尚未满租,公司计提减值损失1125万元,进一步放大账面亏损。
行业对比与未来预期:
东吴证券数据显示,莲花控股已签订16亿元算力订单,覆盖珠三角、长三角核心区域,客户聚焦央国企及科技大厂。按公司测算,现有设备5年可贡献6.1亿元现金流,投资回收期仅4.86年。这意味着短期亏损或是战略性投入,长期盈利潜力仍存。
二、调味品主业”三驾马车”驱动:松茸鲜成爆款引擎
在算力业务高举高打的同时,莲花控股并未放弃基本盘。通过产品多元化布局,公司正从单一味精厂商转型为调味品综合供应商。
核心增长点:
- 松茸鲜爆发式增长:2022年推出的高端复合调味品,2024年收入达3.43亿元(同比+33.67%),今年一季度再增72.32%。
- 液态调味品扩容:酱酒醋料酒等产品线完善,与味精形成场景互补。
- 水饮赛道试水:自有品牌矿泉水、植物蛋白饮料已进入区域商超渠道。
市场地位巩固:
2024年味精收入19.3亿元(占比72.94%),市占率提升至37.2%,较上年增长8.3个百分点。”味精致癌”谣言通过国货营销破除后,品牌信任度显著回升。
三、从周口味精厂到科技新贵:40年涅槃之路
莲花控股的转型史堪称中国老牌企业重生样本:
- 1980-2000年:味精霸主时代
周口味精厂凭借原料产地优势成为行业龙头,1998年上市后市值一度突破百亿。 - 2003-2018年:至暗时刻
多次易主、资不抵债,2018年退市边缘迎来”白衣骑士”国厚资产。 - 2019年至今:科技+消费双轮驱动
国厚系主导债务重组后,公司确立”调味品+算力”双主业战略,2024年营收26.46亿元创历史新高。
四、争议与机遇并存:投资者关注三大焦点
- 算力业务何时扭亏?
公司回应称2025年将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财务费用,并通过满租率提升改善毛利率。 - 调味品高端化能否持续?
松茸鲜的成功证明消费升级逻辑成立,但需警惕复合调味品赛道竞争加剧风险。 - 跨界协同效应几何?
算力业务的现金流波动性可能影响调味品研发投入,需平衡资源分配。
结语:中年企业的二次创业样本
40岁的莲花控股正经历从”传统制造”到”科技+消费”的蜕变。尽管算力业务短期承压,但其高成长性为未来打开想象空间;调味品矩阵的完善则提供了稳定现金流。这场跨越周期的转型能否成功,或将决定这家老牌企业能否真正实现”千亿市值”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