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飞机害怕的事再 + 1!重感冒坐飞机可能导致鼓膜穿孔

暑假出游,不少人首选飞机。但相比高铁、公路大巴等交通工具,坐飞机有更多注意事项,尤其是身体不舒服时,坐飞机的影响可能更大。据西北妇女儿童医院耳鼻喉科医生解蓉介绍,人们坐飞机感到耳朵疼,主要是因为气压变化导致中耳腔内外压力不平衡。

正常情况下,中耳腔通过咽鼓管与咽部相通,咽鼓管可自动调节气压,维持中耳腔与外界气压的平衡。但在飞机起飞和降落过程中,机舱内气压变化迅速,尤其是穿越云层或进出隧道时,气压变化更为显著。此时,如果咽鼓管功能不良或未能及时开放,中耳腔内的气压就无法及时与外界平衡,导致鼓膜受到压力,从而引发耳朵疼痛。

如果患有感冒、鼻炎、鼻窦炎,或者因严重过敏导致鼻塞、中耳炎等耳部炎症时,情况会更加糟糕。这些疾病会使咽鼓管咽口黏膜易肿胀,进而影响其开放功能,导致咽鼓管无法快速调节中耳气压与外界平衡。特别是在飞机下降时,外界大气压骤升,中耳却形成高负压,这会引发鼓膜内陷,中耳渗出增多,患者可出现耳闷、耳痛、听力下降、眩晕等症状,甚至可能导致鼓膜穿孔。

南京江北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倪荣生曾遇到这样一位患者。该患者在重感冒后乘坐飞机,飞行过程中就感觉耳朵剧痛,下飞机后第二天立马去医院就诊,最终被确诊为急性中耳炎。倪荣生主任表示,重感冒后耳朵咽鼓管功能确实会下降,而这正是影响耳膜的重要原因。咽鼓管一头在鼻腔后方的鼻咽部,另一头在耳膜后面的鼓室腔,其主要功能是调节鼓室的压力,还具有引流作用。通常情况下,咽鼓管处于 “关闭” 状态,在打哈欠、做吞咽动作或者捏鼻子鼓气时会 “打开”。坐飞机时,特别是起飞和降落阶段,耳膜外空气压力变化,此时通过咽口水、打哈欠等动作让咽鼓管开放,可帮助调节鼓膜内外压力。但得了重感冒,患者鼻腔内大多堵塞了很多分泌物,导致咽鼓管通向鼻咽部的咽口被分泌物堵塞,还可能因鼻腔炎症波及,使咽鼓管咽口肿胀而堵上。这种情况下,咽鼓管功能下降甚至丧失,无论是打哈欠还是做吞咽动作,其管道都无法打开,内外压差大,就可能导致耳膜损伤,轻则引起中耳炎,重则导致鼓膜穿孔。

因此,得了重感冒,坐飞机一定要慎重。若必须乘坐飞机,可以提前采取一些措施。比如提前吃一些含有收缩鼻甲药物成分的感冒药,或吃一些帮助清除鼻腔分泌物的药物,也可以冲洗鼻腔来改善。另外,如果坐飞机时觉得耳朵不舒服,可以通过喝水、嚼口香糖、打哈欠、捏鼻鼓气(瓦尔萨尔瓦动作)等方式缓解。尤其是捏鼻鼓气,应对气压快速变化导致耳背的情况更为有效。具体做法是先深吸一口气,然后用手指捏住鼻子,闭上嘴巴,轻轻用力向鼻腔内鼓气,使气体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腔,但要注意鼓气力度要适中,避免过度用力造成耳部损伤。

如果在乘坐飞机后出现了明显的耳朵疼痛,或者即使没有疼痛,但下飞机一两个小时后耳朵 “闷闷” 的感觉仍然没有缓解,应及时就医。因为若不及时注意,咽鼓管堵塞后,耳膜后的气体会被慢慢吸收,造成负压产生渗液,还可能导致粘连,届时治疗起来会更加麻烦。

总之,为了耳部健康,在身体不适尤其是重感冒时,应谨慎选择乘坐飞机。若不得不乘坐,一定要提前做好防护措施,并在飞行过程中密切关注耳部状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