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签名工装公益拍卖:善款赋能外卖骑手,阿里践行社会责任与商业协同新范式

事件背景:公益拍卖背后的战略深意

2025年9月5日,阿里巴巴官方宣布启动年度“人人3小时”特别公益活动,核心内容为公益拍卖102套“马老师签名版城市骑士专属制服”。这场特殊的拍卖活动将于9月10日12点正式开启,面向阿里巴巴集团及蚂蚁集团全体在职正式员工开放。活动所筹善款将全额注入“橙意计划”,聚焦外卖骑手群体的激励保障与困境帮扶,进一步强化阿里生态对灵活就业群体的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拍卖的工装正是此前因高颜值与功能性设计登上热搜的“骑士服”。这款以橙色、黑色为主色调的工装,不仅外观酷似赛车服,充满动感与科技感,更在细节处体现对骑手安全的极致关怀——前胸与后背均配有反光条,显著提升夜间骑行的可见性与安全性。而工装上密布的阿里系核心业务Logo(包括淘宝闪购、1688、钉钉、盒马、饿了么、支付宝、夸克、飞猪、阿里云、高德地图、大麦等),则将其转化为阿里巴巴“行走的品牌矩阵展示台”,既彰显生态协同性,又赋予工装独特的文化符号意义。

拍卖工装的双重价值:实用功能与情感联结

1. 安全与品牌的融合设计

从功能性看,新款骑士服的设计紧扣骑手群体实际需求:

  • 高辨识度配色:橙色为主色调,兼具活力与警示作用,在道路环境中更易被其他交通参与者注意到;
  • 安全细节升级:反光条覆盖关键部位,配合夜间照明条件,大幅降低骑行事故风险;
  • 人体工学优化:流线型剪裁兼顾灵活性与防护性,适应长时间户外作业场景。

从品牌传播角度看,工装上密集的阿里系业务Logo形成“生态拼图”,既是对骑手连接多平台服务价值的认可,也通过实物载体强化用户对阿里多元业务的认知。每一位身着该工装的骑手,都成为移动的品牌广告位,无声传递阿里生态的协同优势。

2. 马云签名的特殊意义

作为阿里创始人,马云的签名赋予工装超越实用功能的收藏价值。对于内部员工而言,竞拍一件带有“马老师”印记的工装,不仅是对阿里创业精神的致敬,更是一次参与公益的情感连接。这种“名人效应+公益属性”的组合,有效提升了活动的吸引力与参与度,激发员工对骑手群体困境的共情,同时强化企业文化的凝聚力。

善款用途:“橙意计划”的精准赋能

本次拍卖所得善款将全部注入阿里公益项目“橙意计划”。该计划长期致力于外卖骑手群体的支持,此次资金注入将重点投向两大方向:

  1. 激励与保障升级:通过奖金激励、技能培训、装备升级等方式,提升骑手职业认同感与工作安全性;
  2. 困境帮扶机制:针对遭遇意外、疾病或其他特殊困难的骑手及其家庭,提供紧急救助金、医疗支持等定向援助,构建多层次守护网络。

据阿里公益相关负责人透露,“橙意计划”未来还将探索更多创新模式,例如联合保险公司定制骑手专属保险产品、搭建骑手职业发展通道等,推动灵活就业群体的可持续发展。

阿里财报视角:公益背后的商业与社会协同

此次公益活动的时间节点颇具深意——恰逢阿里巴巴发布2026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该季度阿里营收2476.5亿元,同比增长2%(剔除高鑫零售等已出售业务后同比增长10%);经营利润349.88亿元,同比下降3%,经调整EBITA同比下降14%,主要归因于对淘宝闪购、用户体验及科技研发等领域的持续投入。

值得关注的是,即时零售业务成为增长亮点:本季度收入达147.84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4月底上线的淘宝闪购贡献显著,直接带动8月前三周淘宝App月活跃消费者同比增长25%。这一数据印证了阿里对即时零售赛道的战略判断——通过高频刚需的本地消费场景,激活存量用户价值并吸引新增流量。

而外卖骑手作为即时零售链路的核心履约角色,其效率与稳定性直接影响用户体验与平台口碑。此次通过公益拍卖赋能骑手群体,本质上是通过改善“人”的体验反哺业务增长:

  • 短期:提升骑手积极性与服务质量,间接优化用户购物体验;
  • 长期:构建骑手与平台的信任关系,为即时零售业务的规模化扩张奠定基础。

这种“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共生”的模式,凸显阿里在ESG(环境、社会与治理)战略下的深层布局——公益不仅是责任履行,更是驱动业务创新的催化剂。

行业启示:科技企业的社会责任创新路径

阿里巴巴此次公益拍卖活动,为科技企业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了可参考的样本:

  1. 内部参与机制:限定员工竞拍资格,既增强内部凝聚力,又避免资源浪费;
  2. 符号化公益载体:通过签名工装等具有情感价值的物品,提升公众参与意愿;
  3. 生态协同赋能:将公益项目与核心业务(如即时零售、骑士生态)深度绑定,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
  4. 长期主义视角:从安全保障到职业发展,构建系统性的骑手支持体系,而非短期“献血式”捐赠。

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已从“可选动作”转变为“必答题”。阿里巴巴以公益拍卖为切口,将品牌影响力、员工参与度与骑手群体福祉有机结合,既回应了社会对灵活就业保障的关切,也为自身业务的可持续增长注入了人文温度。

小工装里的大情怀

一套签名工装,承载的不仅是阿里的技术美学与品牌文化,更是一家科技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前瞻思考。通过这场公益拍卖,阿里巴巴再次证明: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平衡并非零和游戏,而是可以通过创新模式实现共生共赢。当骑手们穿上这件“行走的广告牌”穿梭于城市街头时,他们传递的不仅是包裹,更是一个企业对劳动者的尊重、对社会的承诺,以及对未来商业文明的探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