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神话:悟空》游科“闭关修炼”:韩媒探访遭安保拦截,神秘开发团队如何铸就现象级期待?

韩媒探访受阻:当国际目光遇上“隐士工作室”

2025年9月初,韩国知名游戏媒体Thisisgame刊发了一篇题为《我们试图接近〈黑神话:悟空〉,但被拒之门外》的报道,记录了其记者赴中国杭州探访游戏科学(Game Science)总部的经历。这场本欲揭开国产3A大作神秘面纱的尝试,最终因游戏科学“非必要不接触”的强硬态度和严密的安保措施无功而返。

据报道,Thisisgame团队在行程确定后,便通过邮件、社交媒体及行业人脉等多种渠道联系游戏科学,明确提出采访或参观意向,但得到的回复始终如一:“目前处于研发关键阶段,非必要不对外会面。”作为替代,游戏科学通过快递寄送了一份周边礼盒,内含《黑神话:悟空》主题徽章、角色立牌等周边产品,并附言:“科隆游戏展将有新消息发布,敬请期待。”

更耐人寻味的是,当地中国同行向韩媒透露:“我曾在他们开发手游时期接触过这个团队,但除了2020年《黑神话》首支实机预告发布时公开亮相,此后几乎从未主动与外界互动。”这种近乎“隐士”的生存策略,让游戏科学成为全球游戏圈最神秘的开发者之一——即便其作品尚未正式上线,却已凭借预告片中的东方美学与硬核战斗设计,成为全球玩家心中“国产3A的希望”。

“低调狂魔”的进化史:从无人问津到全球焦点

游戏科学的“神秘基因”并非天生。2014年公司成立初期,团队主要承接外包项目,甚至鲜少有人知晓其存在。转折点出现在2018年——当创始人冯骥带领核心成员放弃手游项目,将全部资源押注于《黑神话:悟空》时,他们在B站上传了首支概念预告片:昏暗山林中,毛发细腻的灵猴手持金箍棒跃起,背景是飞檐斗拱的古典建筑,配乐融合了古筝与电子音效。短短13分钟的视频,播放量迅速突破千万,评论区挤满“泪目”“这才是中国游戏该有的样子”的惊叹。

此后,游戏科学确立了“关键节点发声,其余时间沉默”的对外原则:

  • 2020年8月,第二支实机演示公布,展示“棍势蓄力”“妖怪种类分化”等玩法细节,全球观看量超2000万次,甚至引发海外媒体对“中国能否做出顶级3A”的大讨论;
  • 2021年,腾讯以投资方身份加入(占股约5%),但游戏科学声明“保持创作独立性”;
  • 2023年,面对IGN等外媒对“女性角色设计”“文化输出动机”的争议,团队未作任何公开回应,仅通过微博转发玩家制作的“文化考据”视频间接回应;
  • 2024年至今,除科隆游戏展前例行预告“将有新消息”,团队几乎完全隐身,官网仅保留一句“研发进行中,感谢等待”。

这种“只用作品说话”的策略,反而放大了玩家的期待值。在Steam愿望单上,《黑神话:悟空》长期稳居全球前三;海外玩家自发翻译剧情文本、制作同人动画;甚至有学者将游戏中的“黄风岭”“黑风山”场景视为“数字时代的敦煌艺术复现”。

象山艺术公社的“钢铁屏障”:安保与保密的双重考验

韩媒记者此次探访的失败,直观展现了游戏科学对保密工作的极致追求。其总部坐落于杭州市西湖区象山艺术公社——一个专为文创企业打造的园区,但游戏科学的办公区却像一座“孤岛”:外围环绕着铁丝网与监控摄像头,入口处设有门禁系统,工作人员需刷卡进入;即便访客侥幸通过第一道关卡,也会被安保人员礼貌但坚定地劝离:“这里不允许拍照,也不能长时间停留。”

“我试着假装游客在门口拍照,结果刚举起手机就被提醒‘此处禁止拍摄’。”韩媒记者在报道中写道。更夸张的是,当其打车至园区附近时,司机师傅主动提醒:“那栋楼是做《黑神话》的,听说之前有粉丝翻墙想看,被保安请去了派出所。”

这种严密的安保并非小题大做。据知情人士透露,游戏科学的核心团队仅有百余人,却分散在多个楼层办公,不同小组之间甚至需要申请权限才能交流。“他们担心任何剧透或设计泄露会影响最终体验,”一位曾参与周边合作的杭州本地设计师表示,“连我们拿到的角色设定图都打了马赛克,只能看到局部细节。”

“沉默”背后的野心:为何游戏科学拒绝速成神话?

在“流量至上”的游戏行业,游戏科学的“慢节奏”显得格格不入。当同行通过直播试玩、主播联动等方式频繁曝光时,他们却选择将精力集中在研发本身——据内部员工透露,团队目前的工作重点仍是“优化开放世界的交互逻辑”“调整Boss战的难度曲线”,甚至为了一个NPC的表情动画反复修改数月。

“我们不想做‘昙花一现’的爆款,而是希望《黑神话:悟空》能成为像《塞尔达传说》《黑暗之魂》那样的文化符号。”冯骥曾在一次罕见的采访中坦言。这种长期主义的理念,或许解释了为何他们对韩媒乃至所有外部关注保持谨慎:过早的曝光可能消耗玩家的耐心,而未经打磨的细节一旦流出,反而会损害作品的口碑

值得注意的是,游戏科学的“神秘感”本身已成为营销的一部分。玩家们自发组织“黑神话考据团”,分析预告片中的建筑原型(如山西晋城玉皇庙的二十八星宿彩塑)、武器设计(金箍棒的材质纹理参考了真实金属锻造工艺);海外主播则将“等待《黑神话》上线”戏称为“一场数字时代的朝圣”。这种由官方沉默催生的社区共创,反而让游戏的期待值持续升温。

科隆游戏展前瞻:破茧时刻还有多远?

随着2025年科隆游戏展临近,游戏科学“将有新消息”的承诺成为全球玩家关注的焦点。业内普遍猜测,此次亮相可能涉及以下内容:

  1. 正式发售日期:此前有传言称游戏将于2025年底登陆PC与PS5,但团队从未确认;
  2. 全新实机演示:或展示尚未公开的关卡(如“女儿国”“火焰山”)、多人合作模式,或战斗系统的深度优化;
  3. 文化合作细节:例如与敦煌研究院、京剧剧团的联动内容,进一步强化“东方奇幻”的叙事内核。

无论最终发布什么,可以肯定的是,游戏科学的“沉默”不会永远持续。正如一位资深玩家在论坛中所说:“我们愿意等,因为他们每一次露面,都让我们离那个‘踏碎凌霄、放肆桀骜’的齐天大圣更近一步。”

而对于韩媒Thisisgame而言,这次碰壁或许也是一次提醒:有些故事,只有在真正完成时才有资格被讲述;而《黑神话:悟空》的传奇,注定要由中国开发者自己来书写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