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数学老师李永乐吐槽基金投资亏损,引发网友共鸣与投资反思

2025 年 8 月 18 日,A 股市场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全面上涨的态势令人瞩目。盘中,沪指更是表现亮眼,最高攀升至 3745.94 点,创下了近十年以来的新高。这本应是让众多投资者欢呼雀跃的时刻,然而,网红数学老师李永乐在微博上的一番发文,却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他直言:“沪指十年新高,我的基金是在五年内买的,居然还是赔钱,有意思,真有意思”。这一吐槽迅速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共鸣,一时间,相关话题热度飙升。

李永乐老师的个人经历堪称传奇,他在高中时期便展现出了非凡的理科天赋,在全国物理竞赛中一举夺冠,凭借这一优异成绩成功保送进入北京大学物理系。此后,他又进一步深造,考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攻读研究生学位,成为了令人钦佩的清华北大双学霸。2018 年,李永乐老师开启了他的科普视频创作之路,他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用数学知识揭示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奥秘。诸如他曾算出 2.2 亿彩票大奖中奖率仅 1/40000,以及 220 杯酱香拿铁能提炼出一瓶飞天茅台等有趣结论,让大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也因此收获了大量粉丝。

按常理来说,拥有如此高智商和强大数理分析能力的李永乐老师,在投资领域似乎应该游刃有余。但现实却并非如此,他在基金投资上的亏损经历,让不少网友感到意外的同时,也纷纷开始自我反思。在其微博评论区,大量网友 “现身说法”,分享自己类似的遭遇。有网友无奈地表示自己在 3500 点时买入基金,如今沪指已经涨到 3700 多点了,可自己的基金依然亏损百分之二三十;还有网友调侃道 “要不怎么叫金融消费者呢”,话语中充满了对基金投资现状的无奈与自嘲。

此次李永乐老师的吐槽,绝非个例,它深刻地反映出了普通投资者在基金投资过程中面临的真实困境。基金投资并非如一些宣传中所描述的那样 “稳赚不赔”。即便是在沪指创下十年新高这般利好的大环境下,仍然有众多投资者未能从中获利。这背后的原因错综复杂。

从市场层面来看,A 股市场的波动向来较为频繁且难以精准预测。虽然整体趋势向上,但在这过程中,不同板块、不同时期的表现差异巨大。基金的净值表现与所投资的资产密切相关,如果基金经理在资产配置、行业选择以及个股挑选上出现偏差,即便市场整体向好,基金也可能无法取得理想收益。例如,今年以来,尽管上证指数表现出色,相继突破多个关键点位,但仍有部分基金表现不佳。像前海开源人工智能 A,在今年以来净值跌幅逾 15%,在全市场基金中垫底,即便在沪指创新高的背景下,其颓势依然未能扭转。

从投资者自身角度而言,投资理念和投资行为的不理性也是导致亏损的重要因素。许多投资者在选择基金时,缺乏深入研究和独立思考,容易受到市场热点和短期业绩的影响,盲目跟风购买所谓的 “爆款基金”。这些爆款基金往往在市场高位时受到大量资金追捧,一旦市场行情发生转变,就很容易陷入亏损。而且,部分投资者过于关注基金的短期收益,频繁进行交易,试图通过波段操作获取利润。但实际上,基金投资更适合长期持有,频繁交易不仅会增加交易成本,还容易因对市场判断失误而导致追涨杀跌,进一步扩大亏损。此外,还有一些投资者在投资时没有做好资产配置,要么将所有资金集中在一只或几只基金上,风险过于集中;要么持仓过于分散,导致收益被平庸化。

基金投资需要投资者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包括对市场的深入理解、对基金产品的细致分析以及对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准确评估等。普通投资者在进行基金投资时,切不可盲目跟风,而应保持理性,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要明确自己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与自身情况相匹配的基金产品;同时,要关注基金的长期业绩表现、基金公司的实力以及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和能力等因素。此外,合理的资产配置和长期投资策略也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分散投资降低风险,避免因市场短期波动而做出错误决策。唯有如此,才能在基金投资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提高获得收益的可能性。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