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小镇不让人死,背后是科学家深深的担忧

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法律法规,但尽管如此,挪威一座小镇的规定依然足够令人瞠目结舌:这里不允许人们死亡。

这座叫朗伊尔城(Longyearbyen)的小镇,位于挪威西北部的斯瓦尔巴群岛,处在北极圈内。1906 年,随着煤矿开采,这里开始形成村落,今天仍有大约 2000 名居民常住,是世界上最北的定居点之一。

需要澄清的是,“不允许死亡” 的说法并不准确,毕竟没有谁能决定生死。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朗伊尔城不允许土葬。

这条法规背后的故事,可以追溯至 100 多年前。1918 年,一场大流感席卷全球。同年 10 月,病毒搭乘船只来到朗伊尔城,造成多人死亡。村民们把尸体埋在了城外的墓地中。

由于地处北极圈内,朗伊尔城的土壤和我们身边的土壤不同,属于冻土。冻土是指在低温环境中,土壤里的水分凝结成冰,将土壤也冻在了一起。冻土不仅温度低,内部还没有氧气和光照,所以埋在里面的尸体几乎不会腐烂。

一些科学家好奇,如果人埋在冻土里不会腐烂,那么病毒是否也能熬过低温?

为了找到答案,上世纪 50 年代,一组科学家来到朗伊尔城,挖出了当年死于流感的病人尸体。尸体果真保存完好,衣服、肌肉和内脏均无严重损坏。他们在尸体上提取了一些样本,拿回实验室寻找病毒的痕迹。

可惜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科学家没有找到 1918 年大流感的病毒。不过出于谨慎,朗伊尔城还是决定立即禁止土葬。

现在回看,这个决定并非过度谨慎 ——1997 年,科学家在美国阿拉斯加的冻土中,挖出一具在 1918 年疫情中去世的女尸,并成功提取出了当年大流感的病毒 RNA 片段。

虽然成功找到了病毒,但人们很难开心起来。因为这无异于打开了一个潘多拉魔盒,谁知道冻土之下还埋藏着多少恐怖的东西?

冻土层覆盖了北半球将近五分之一的土地,它就像时间胶囊,封存了数万年间埋藏在其中的万物。如今,随着全球变暖加剧,上层冻土开始融化,这也就是说,不用人类挖掘,一些充满危险的东西就可能自行 “浮出水面”。

2016 年夏季,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迎来极端高温,亚马尔半岛爆发了炭疽疫情。疫情导致一名 12 岁男孩和 2000 多头驯鹿死亡,20 多人遭感染,数百名牧民被紧急疏散。

调查发现,疫情暴发的原因正是高温融化了上层冻土,导致一头 70 多年前死于炭疽病的驯鹿尸体重见天日。炭疽芽孢极其坚韧,能在极端环境下存活几十甚至上百年。驯鹿尸体中的炭疽芽孢解冻后 “复活”,所以造成了新的感染。

2023 年,在《病毒学》期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法国科学家吉恩 – 米歇尔・克拉弗里在多个冻土样本中提取出 5 种病毒,并成功将它们复活,变得具有感染性 —— 为了确保安全,他选择的病毒只能感染单细胞阿米巴原虫。

根据碳 14 鉴定,这 5 种病毒中,最 “老” 的有 48500 岁,最 “年轻” 的也有 27000 岁。

克拉弗里表示,如果这些感染阿米巴原虫的病毒能够复活,那么我们怎么敢说冻土中其他的病毒不会呢?

了解了冻土之下可能存在的危机,朗伊尔城 “不允许人们死亡” 的法律一下子变得合理起来。不过另一方面,和地下庞大的未知比起来,这条规定又显得有些杯水车薪,仅能确保今天的病毒不会伤及以后的人们。

如今,朗伊尔城如果有人生病,会被立即送到南面的挪威大陆进行治疗。如果有人执意葬在岛上,也只能采取火化形式,还需要经过繁复的政府审批流程。

但如果你问当地人担不担心地下的 “僵尸病毒” 浮出水面,他们大概率会耸耸肩说:“不”。

科学家表示,我们仅需意识到冻土可能存在的危机就好,不需要过分担心。

因为科学家尚不清楚古老的病毒能在现代环境中存活多久,有没有那么容易找到宿主。况且,并非所有病原体都会导致疾病,一些甚至可能是有益的。虽然北极现在有 360 万人口,但分布得很分散,所以产生大规模疫情的可能性很小。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