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为何成儿童牙齿问题高发期?
暑假是孩子们翘首以盼的欢乐时光,但也是口腔健康的“隐形考验期”。脱离了学校的规律作息,孩子们更容易沉浸在零食、饮料的诱惑中,加上刷牙习惯松懈,蛀牙、牙龈炎等问题悄然滋生。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综合二科及国际门诊部副主任医师许桐楷在央广网《中华名医号》栏目中指出:“假期口腔问题集中在龋齿高发、清洁不足、治疗拖延三大方面,家长的引导至关重要。”

如何帮孩子守住牙齿健康?孩子抗拒看牙时该如何化解?许医生结合临床经验,从预防、检查到心理疏导,为家长提供了一套科学、可操作的护牙方案。
暑假防蛀牙:家长必须抓牢的三大关键点
1. 督促刷牙:从“应付”到“习惯”
“假期里,超过60%的孩子刷牙时长不足1分钟,甚至偷懒只刷门牙。”许桐楷医生坦言,这是门诊中最常见的护牙误区。有效刷牙是防蛀的第一道防线,家长需严格监督孩子做到:
- 频率:早晚各刷一次,尤其睡前刷牙不可省略(夜间唾液分泌减少,细菌更易滋生)。
- 时长:每次至少2分钟,确保覆盖牙齿所有面(尤其易被忽略的牙缝、牙龈边缘)。
- 方法:推荐“巴氏刷牙法”(牙刷与牙龈呈45度角,小幅水平颤动),低龄儿童可由家长辅助刷。
小技巧:家长可通过“刷牙打卡表”或选择卡通造型的电动牙刷,提升孩子的参与兴趣;定期检查孩子刷牙效果(如观察牙面是否残留软垢)。
2. 控制零食:减少“糖衣炮弹”攻击
暑假里,冰淇淋、糖果、碳酸饮料成为孩子的“快乐标配”,但频繁摄入高糖食物会直接加速蛀牙进程。许医生强调:“不是完全禁止吃零食,而是控制频率和后续清洁。”
- 避免“多次少量”进食:连续吃零食会让牙齿长时间浸泡在酸性环境中(糖分被细菌分解后产生酸),建议集中时间吃完并立即漱口。
- 优选健康替代:用水果(如苹果、黄瓜)、无糖酸奶代替糖果;若喝果汁或碳酸饮料,尽量用吸管减少牙齿接触。
- 及时清洁:吃完零食后,用清水漱口(尤其是睡前),条件允许时建议刷牙。
3. 定期检查:早发现+早处理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没喊牙疼就不用看牙医”,但许桐楷指出:“龋齿早期没有明显症状,等孩子喊疼时,往往已发展到牙髓炎,治疗更复杂。” 暑期学业压力小,正是带孩子做口腔全面检查的最佳时机。
- 检查内容:包括龋齿筛查、牙龈健康评估、牙齿发育观察(如恒牙萌出情况)、咬合关系检查等。
- 额外建议:若孩子有牙齿排列不齐、不良习惯(如咬唇、口呼吸),可趁假期咨询正畸医生,早期干预更有效。
窝沟封闭:保护“六龄齿”的黄金时机
窝沟封闭是预防恒磨牙龋齿的有效手段,但许多家长对“何时做”存在疑问。许桐楷医生明确解答:
- 最佳时间:6-7岁第一恒磨牙(六龄齿)完全萌出后(通常6岁左右长出,位置在乳磨牙后方,上下左右各一颗)。
- 为什么是六龄齿? 这颗牙齿承担主要咀嚼功能,但牙面有深而窄的窝沟,极易藏匿食物残渣和细菌,是儿童龋齿的高发部位。
- 操作要点:需等牙齿完全萌出且咬合面暴露清晰后才能封闭(过早操作可能因牙齿未长全导致封闭剂脱落)。在此之前,家长应重点清洁该区域(用软毛牙刷轻刷窝沟),并督促孩子认真刷牙。
注意:乳磨牙(3-4岁长出的大牙)也可做窝沟封闭(适合低龄儿童),但脱落率较高,需定期复查;六龄齿若已龋坏,则需先治疗再封闭。
孩子抗拒看牙?家长这样做化解恐惧
“一到诊室就哭闹”“捂着嘴不肯张嘴”……孩子看牙时的抗拒让许多家长头疼。许桐楷医生指出:“恐惧多源于陌生感和过往负面经历,家长需从日常引导和心理建设入手。”
1. 日常习惯培养:降低“陌生感”
- 从小适应口腔清洁:从孩子第一颗乳牙萌出(约6个月大)起,就用指套牙刷或纱布清洁牙齿,逐渐过渡到儿童牙刷,让孩子习惯“嘴巴被清洁”的感觉。
- 模拟看牙游戏:通过玩偶演示刷牙、看牙过程,或带孩子阅读绘本(如《鳄鱼怕怕 牙医怕怕》),用轻松的方式了解看牙的意义。
2. 正向沟通:避免负面暗示
- 错误示范:“再吃糖就让牙医给你钻牙!”这类威胁会让孩子将牙医与惩罚关联,加剧恐惧。
- 正确引导:“牙医是帮我们赶走牙齿里小虫子的超人,检查时轻轻看一下,很快就好!”强调牙医的角色是“保护者”而非“惩罚者”。
3. 低龄儿童/极度恐惧怎么办?专业手段辅助
对于年龄较小(如3岁以下)、无法配合的儿童,或存在自闭症等特殊需求的孩子,若龋齿严重必须治疗,许医生建议:
- 与医生充分沟通:专业儿童口腔科医生会根据孩子性格制定方案(如播放动画片分散注意力、使用温和语言引导)。
- 必要时采用镇静或全麻:通过吸入笑气(轻度镇静)、口服药物(中度镇静)或全身麻醉,在安全前提下一次性完成治疗。许医生强调:“全麻治疗技术成熟,术前会全面评估孩子身体状况,家长无需过度担忧。”
护牙是长期工程,家长是关键角色
牙齿健康关乎孩子的营养摄入、语言发育甚至自信心建立。许桐楷医生提醒:“暑假护牙的核心是预防为主、早诊早治——督促孩子坚持正确刷牙、控制零食、定期检查,同时用耐心和科学方法化解看牙恐惧。家长的每一次引导,都是在为孩子的终身口腔健康奠基。”
这个夏天,让我们从一颗牙刷、一次检查开始,守护孩子的灿烂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