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外卖巨头的”南美角力场”
当中国外卖市场的”美团VS饿了么”双雄格局趋于稳定,两大巨头正将战火烧向地球另一端的巴西——这个拥有2.15亿人口、外卖市场规模达120亿美元且年增速20%的”蓝海”。7月底,美团巴西CEO仇广宇高调宣布:”这里由单一玩家主导,正是我们的机会。”而仅仅两个月前,滴滴旗下的99 Food已抢先一步重启巴西业务。这场由中国资本主导的”外卖三国杀”,正让曾经的霸主iFood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巴西市场的诱惑力显而易见:全国超80%人口集中在东南部沿海城市群,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等大都市圈日均外卖订单量突破300万单;年轻群体消费习惯成熟,15-28岁用户外卖渗透率高达51%;更关键的是,此前因疫情催生的”外卖厨房”模式(占餐饮商户总量的30%),进一步推高了非堂食配送需求。但真正点燃中资企业野心的,是iFood一家独大却矛盾丛生的市场格局——这个占据80%份额的本土巨头,正因垄断行为遭遇政府监管重拳与商户骑手联合抵制。
iFood的”霸权黄昏”:从垄断红利到监管反噬
作为巴西外卖市场的绝对统治者,iFood的崛起史堪称一部”野蛮生长史”。自2011年成立以来,其通过激进补贴策略击败早期竞争者,甚至在2020年疫情期间借助”二选一”条款强制商户独家合作,将市场份额推高至惊人的83%。但这种高压统治埋下了多重隐患:
- 骑手群体持续抗争:2020年7月,数千名外卖员因低薪(平均单笔配送费仅3.5雷亚尔,约合人民币4.8元)、严苛考核(违规罚款可达日收入40%)发起全国罢工;2024年3月,70余个城市骑手再次集结,要求将基础配送费提升至10雷亚尔(约13.7元)并优化里程计价规则。
- 商户生态失衡:中小餐饮商家抱怨平台抽成高达35%(远超中国市场的18-22%),部分业者被迫关闭堂食转型纯外卖模式以求生存。
- 监管利剑出鞘:巴西经济保护行政委员会(CADE)于2023年出台新规,全面禁止外卖平台与商户签订排他协议,并对iFood展开反垄断调查。
这些危机为后来者撕开了突破口。当滴滴在2023年4月因持续亏损关停99 Food时,市场普遍认为中资企业将暂时退场。但短短一年后,随着美团携10亿美元战略投资重返战场,加上滴滴依托出行网络重构配送体系,iFood的垄断壁垒正被内外力量联手瓦解。
美团VS滴滴:两种出海路线的终极对决
面对同一个对手,中国两大互联网巨头的战略选择却截然不同:
美团的”技术赋能+生态复制”
仇广宇在采访中强调:”我们不是简单复制国内模式,而是将经过香港、沙特验证的算法系统带到巴西。”这套支撑着全球700万骑手的智能调度引擎,能够根据实时交通数据动态优化配送路径,在圣保罗等拥堵城市可将平均送餐时间缩短15%。更值得关注的是,美团计划引入超百万次成功经验的无人机配送——尽管巴西暂未面临香港式的跨海运输需求,但圣保罗复杂的山地地形与早晚高峰拥堵,使得空中通道成为提升效率的关键。目前,Keeta已在筹备与当地政府合作划定无人机配送试验区。
此外,美团采取了”单点突破+渐进扩张”路径:初期聚焦高频外卖业务,后续延伸至生鲜、药品等近场零售,并依托算法优势开发动态定价系统。仇广宇明确表示不会涉足网约车领域,”专注做好外卖这一核心战场”。这种聚焦策略与其在中国香港市场的成功经验一脉相承——通过精细化运营将单城亏损率控制在5%以内。
滴滴的”出行协同+高频打低频”
相比之下,滴滴选择了一条更为激进的路径。依托旗下99出行平台积累的70万活跃骑手(占巴西摩托车配送大军三分之一)和5000万移动用户,99 Food天然具备运力网络优势。其创新性地将网约车司机的闲时运力转化为配送资源:在早晚通勤低谷期,司机可切换至外卖配送模式;夜间则通过众包模式激活闲置电动车资源。
更具战略纵深的是,滴滴正构建”出行+外卖+支付”的超级生态闭环。旗下数字钱包99 Pay已拥有1500万用户,通过与Uber Eats的合作协议实现跨平台服务整合——用户可在同一APP内完成打车、订餐、移动支付全流程。这种”一站式解决方案”直击巴西用户痛点:该国信用卡普及率虽高但跨境支付手续费昂贵,而本土电子钱包渗透率不足20%。
生死竞速:补贴大战与基础设施争夺
尽管战略迥异,美团与滴滴短期内都将不可避免地陷入补贴混战。市场调研机构Statista数据显示,巴西消费者对外卖平台优惠券的敏感度是中国的1.7倍,超过60%的用户会因满减活动切换平台。为此,Keeta计划首年投入3亿美元用于商户佣金减免和新客补贴,而滴滴则依托母公司的全球现金流储备,传闻将拿出至少5亿雷亚尔(约6.85亿元人民币)抢占优质餐厅资源。
更深层次的较量在于底层能力建设:
- 配送网络:美团试图用AI算法重塑巴西混乱的物流体系,但其无人机计划面临空域管制挑战;滴滴则依赖现成的骑手队伍快速铺开服务,但需解决高峰期运力分配冲突。
- 商户关系:iFood长期以来的强势地位导致商家忠诚度偏低,新入局者需提供更低的佣金比例(目前行业平均为28%)和更灵活的结算周期。
- 政府公关:美团借助与巴西总统卢拉的会晤获得政策背书,而滴滴则通过投资本地充电基础设施换取市政支持。
未来战场:超级APP与长期主义
这场战役的本质,是中美互联网巨头对全球数字化基建话语权的争夺。对于美团而言,巴西是其继沙特之后布局中东-拉美走廊的关键跳板——小象超市海外版Keemart已在利雅得落地,未来可能复制”外卖引流+即时零售变现”的中国经验。滴滴则瞄准了巴西尚未成熟的金融科技赛道,试图通过外卖高频交易培养用户支付习惯,进而推广其跨境金融产品。
但挑战同样严峻:iFood背靠南非报业集团(Naspers)和日本软银的资本支持,短期内不会轻易让出市场份额;巴西复杂的税务体系(如ICMS州际流转税)和工会文化可能成为外资企业的隐形陷阱;更关键的是,在人均GDP仅8900美元的发展中市场,烧钱换增长的模式可持续性存疑。
正如墨腾创投分析师所言:”谁能率先实现单城盈利并建立正向循环,谁就有资格谈论长期统治。”当美团的算法风暴遇上滴滴的生态矩阵,这场南美外卖大战或将重新定义全球O2O行业的竞争规则。而对于消费者来说,一个更优惠、更高效的外卖时代正在到来——前提是他们愿意成为巨头们万亿市值博弈中的关键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