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游戏股迎来了大爆发。
这一年,游戏行业的发展态势堪称强劲。从市场表现来看,国内游戏市场上半年实际销售收入飙升至 1680 亿元,同比增长 14.08%,游戏用户规模也近乎触及 6.79 亿,同比增长 0.72%,双双创下历史新高。二级市场对游戏行业的积极反馈同样显著,世纪华通、巨人网络、天娱数科、吉比特、恺英网络等众多企业的股价涨幅令人瞩目。

政策层面的大力扶持为游戏行业的复苏注入了强大动力。2025 年 1 月至 6 月,多达 766 款国产网络游戏成功获取版号,相较于 2024 年上半年的 628 款,同比增长 21.97%,为游戏企业的产品推出提供了坚实保障。
深入剖析游戏领域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可谓亮点纷呈。在营收净利方面,以 26 家游戏领域上市公司为例,营收净利双增的公司达到 11 家,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双降的公司有 7 家;还有 4 家上市公司面临 “增收不增利” 的情况。整体而言,国内游戏行业的复苏态势十分明显。

头部企业引领增长
世纪华通:业绩飙升,市值登顶
世纪华通无疑是今年游戏行业的耀眼明星。其股价走势一路高歌猛进,年内涨幅超过 3 倍,市值成功突破千亿元大关,荣登 A 股游戏厂商市值榜首。8 月 29 日发布的财报显示,2025 上半年世纪华通实现营收 172.07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85.5%,归母净利润达到 26.56 亿元,同比增长 129.33%。旗下点点互动推出的 SLG 游戏《Whiteout Survival》(《无尽冬日》)和《Kingshot》表现卓越,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据 Sensor Tower 数据,截至 8 月底,《Whiteout Survival》累计收入突破 33 亿美元,《Kingshot》累计收入突破 3 亿美元,在 8 月出海手游收入榜中包揽冠亚军。凭借这两款游戏,自今年 3 月起,点点互动在中国手游发行商全球收入榜中稳居第二,超越网易,仅次于腾讯。
巨人网络:新老产品协同发力
巨人网络同样成绩斐然。2025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6.62 亿元,同比增长 16.47%;净利润 7.77 亿元,同比增长 8.27%。公司依靠新老产品的协同作用实现了增长突破。存量 IP《原始征途》通过推出小游戏版本,成功实现用户扩圈,上半年累计新增用户突破 2000 万,月均流水稳定在 1 亿元。而新游《超自然行动组》更是成为 “现象级爆款”,自 1 月上线后,二季度用户与流水规模呈指数级增长,7 月同时在线人数突破 100 万。尽管受收入递延影响,其核心贡献将在后续阶段释放,但已为公司的中远期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扭亏为盈企业亮点
完美世界:战略调整见成效
完美世界在今年成功实现了 “扭亏为盈” 的关键转变。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达到 36.91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33.74%,归母净利润为 5.03 亿元、扣非后净利润为 3.18 亿元,较上年同期均实现扭亏。其中,游戏业务营收 29.06 亿元,同比增长 9.67%。业绩回暖的背后,得益于公司加快新品推出节奏的战略决策。8 月公测的《诛仙 2》首日便登顶 iOS 游戏免费榜,10 月举办的 CS 亚洲邀请赛(CAC 2025)进一步强化了公司的赛事 IP 矩阵。此外,公司在短剧赛道的布局也为业务增长开拓了新的空间。
冰川网络:策略调整促利润增长
冰川网络同样实现了扭亏为盈,销售费用率的显著下降成为公司利润增长的关键因素。这主要源于公司投放策略的优化,从单纯追求投放数量的扩张转变为注重精细化运营与资源使用效率的提升。今年 8 月底,冰川网络披露,公司控股子公司深圳超游拟与关联方成都市开心加网络有限公司签署《游戏海外独家运营协议》。根据协议,后者将完成手游《三国塔防》的定制化开发并交付,深圳超游作为独家运营商,合作期限为 5 年。市场分析认为,这一合作与公司的出海战略高度契合,能够在新游戏尚处于研发测试阶段时迅速补位,同时在研发投入收缩的背景下,通过 “定制开发 + 独家运营” 的模式有效降低自研失败的成本压力。
吉比特:产品结构调整显效
吉比特在 2025 年上半年也实现了归母净利润的提升。核心原因在于公司自去年下半年起对产品结构进行了 “大刀阔斧” 的调整,接连停运《不朽家族 (代号:M66)》《航海王:梦想指针》等多款游戏。公司管理层在今年年初曾公开表示,当前市场上优质产品相对稀缺,因此雷霆游戏(吉比特子公司)将精力聚焦于核心自研产品及少数优质代理产品。尽管在产品调整方面有所动作,但公司在研发投入和投资布局上依旧积极,加速新品研发与调测进度。处于研发和调测中的《代号 H》《代号 S》等 SLG(策略类游戏)项目有望成为公司未来新的业绩增长点。
AI 赋能游戏行业
随着 AI 技术的迅猛发展,其与游戏行业的融合日益深入,成为推动游戏行业变革的关键力量。在 2025 年游戏上市公司半年报中,头部游戏公司纷纷详细阐述了 AI 技术在游戏开发与发行全链条中的广泛应用。AI 技术的不断演进,为游戏行业带来了诸多变革。它不仅能够赋能游戏生产,极大地提升游戏开发的效率和质量,还为 “游戏 +” 的应用探索创造了广阔空间。
三七互娱:AI 提升生产效率
三七互娱在 AI 技术应用方面成果显著。通过 AI 技术辅助生成的 2D 美术资产占比超 80%,上半年每季度可产出超 50 万张图片;在 3D 生成方面,AI 辅助生成的角色和道具模型占比超过 30%。此外,AI 参与生成的游戏广告视频素材占比也超过 70%。同时,三七互娱还将在《叫我大掌柜》中体现 “游戏 + 文旅” 的创新理念,推出 “全运广州” 特别版本,借助 AI 生成技术生动复原广州的城市风貌和文化场景,为玩家带来前所未有的数字化体验。
游族网络:打造一体化智能平台
游族网络同样积极押注 AI 应用环节。公司在半年报中表明,正持续深化 AI 与业务的融合,全力打造覆盖全球化游戏研发与发行全链路的一体化智能平台。多项工具已取得显著成效: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游戏测试工具能够实现 70% 测试用例的自动生成,大幅提高测试效率;AI 素材生成工具使广告投放素材的生产效率提升 3 倍至 5 倍;翻译工具累计降低本地化成本达 80%,充分彰显了 AI 在提质增效方面的强大作用,推动游戏行业向智能化迈进。
世纪华通:布局算力与应用
世纪华通围绕算力进行了重点布局。公司深度参与的腾讯长三角人工智能先进计算中心项目(上海数据中心)已累计交付上万个机柜并逐步投入运营,上半年该项目收入与利润均实现较快增长,成为公司稳定的收益来源;深圳数据中心项目一期工程已正式运营,二期土建工程接近完成,即将投入使用。在 AI 应用层面,相关技术已深度融入世纪华通游戏研运的全流程。在美术批量生产环节,AI 工具的应用使效率提升 60% – 80%,极大地缩短了角色建模、场景绘制的周期,为游戏的高效开发与运营提供了有力支持。
游戏行业在 2025 年展现出的强劲复苏与增长态势令人瞩目。从头部企业的引领,到众多企业的扭亏为盈,再到 AI 技术的深度赋能,游戏行业正迈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然而,行业内的竞争与挑战依然存在,企业需要持续创新与优化,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续写游戏行业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