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大褂与跑鞋

清晨六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住院部已经苏醒。张水华推着治疗车穿梭在病房之间,她的脚步轻盈而稳健,白色的护士鞋踩在地板上几乎没有声音。谁能想到,就在一周前,这双脚刚刚在哈尔滨的赛道上创造了奇迹 —— 以 2 小时 38 分 15 秒的成绩夺得哈尔滨马拉松国内女子组冠军。

“张护士,今天感觉怎么样?”3 床的大爷笑着问。张水华停下手中的工作,俯身查看输液管的滴速,轻声回答:“挺好的,大爷您昨晚睡得好吗?” 这样的对话,在她 12 年的护士生涯中,每天都要重复无数次。而在赛道上,她听到最多的是 “加油” 和 “冲刺”。

科室的护士长王姐看着张水华忙碌的身影,眼里满是心疼。“水华这孩子,太拼了。” 王姐说,“哈尔滨比赛前,她连续值了三个夜班,下了班直接去的机场。回来后第二天就正常上班,一点没耽误工作。” 王姐指着墙上的排班表,张水华的名字后面,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夜班、白班和加班。

张水华的办公桌上,放着一个相框,里面是她穿着护士服和马拉松领奖服的合影。照片里的她,笑容灿烂,眼神坚定。“很多人觉得护士和马拉松选手是两个不相关的身份,其实在我看来,它们是相通的。” 张水华说,“都需要极强的耐力、专注力和责任心。”

在医院的档案室里,存放着张水华的 “成绩单”:连续五年获得 “优秀护士” 称号,多次在医院组织的护理技能大赛中获奖,患者满意度测评常年保持在 99% 以上。而在她的运动背包里,是另一张成绩单:2019 年厦门马拉松国内女子组冠军、2021 年上海马拉松国内女子组亚军、2023 年北京马拉松国内女子组冠军……

“其实我刚开始跑步,是为了缓解工作压力。” 张水华回忆道,“护士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身体容易吃不消。2017 年,同事拉我一起跑步,没想到跑着跑着就爱上了。” 起初,她只是在下班后跑几公里,后来逐渐参加一些小型比赛,成绩越来越好。

2019 年,张水华第一次参加全程马拉松,就跑出了 2 小时 58 分的好成绩,引起了业内的关注。“那时候医院领导也很支持我,觉得我能在工作之余发展爱好,还能取得成绩,是件好事。” 张水华说,“他们还特意调整了我的排班,让我有时间系统训练。”

然而,这次哈尔滨马拉松后的采访,却让她陷入了舆论的漩涡。“当时刚跑完,太累了,情绪有点激动,说话没经过太多思考。” 张水华有些无奈,“我并不是想抱怨工作,只是希望能有更合理的时间安排,既能做好本职工作,又能兼顾训练。”

回到医院后,张水华心里一直很忐忑。没想到,医院领导第一时间找她谈话,不仅祝贺她取得好成绩,还关心她的身体状况。“领导说,只要不影响工作,会尽量支持我的爱好。” 张水华感动地说,“他们还成立了专门的协调小组,帮我制定了更科学的训练和工作计划。”

在科室里,同事们也给了张水华很多支持。“水华训练的时候,我们会主动分担她的一些工作。” 年轻护士小李说,“她也会在休息的时候,给我们分享跑步的技巧,带动大家一起锻炼身体。” 现在,科室里不少同事都加入了跑步的行列,工作之余一起跑步成了她们的新爱好。

张水华的故事,也激励了很多人。在医院的病房里,有患者因为她的事迹,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我之前因为生病,心情一直不好。” 一位患者说,“看到张护士既能做好工作,又能在马拉松赛场上取得那么好的成绩,我觉得自己也要振作起来,积极面对疾病。”

对于未来,张水华有自己的规划。“首先还是要做好护士的本职工作,这是我的责任。” 她说,“在跑步方面,我希望能不断突破自己,争取能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比赛,为祖国争光。” 她还想成立一个公益跑团,带动更多的人参与跑步,锻炼身体,享受运动的快乐。

夜幕降临,张水华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她换上跑鞋,来到医院附近的公园。月光下,她的身影在跑道上不断向前,脚步坚定而有力。白大褂与跑鞋,看似毫不相干,却在她的身上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在病房里,她用爱心和责任守护着患者的生命;在赛道上,她用汗水和坚持追逐着自己的梦想。张水华,这位 “最快女护士”,正在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属于她的精彩人生。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