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聪明药”上市:治疗多动症的新选择,还是学霸家长的新焦虑?

国产”聪明药”上市,填补市场空白

9月2日,国内药企立方制药宣布,其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俗称”多动症”)的药物——盐酸哌甲酯缓释片(商品名”立优加”)正式上市销售。这是国内首个长效哌甲酯缓释片的仿制药,此前该领域长期被进口药强生的”专注达”**垄断。

早在今年4月,立方制药就宣布该药物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消息一出,公司股价一度**”五连板”**,从20元飙升至30元以上,足见市场对这类药物的关注度之高。

“聪明药”并非真的让人变聪明,而是用于治疗ADHD,帮助患者提高注意力、减少冲动行为。然而,由于这类药物能短期提升专注力,近年来被部分学生和家长当作”提分神器”,甚至流入黑市高价炒作,原研药”专注达”曾炒到近千元一瓶。如今国产药上市,是否意味着患者有了更平价的选择?还是说,它可能加剧药物滥用风险?

ADHD药物需求旺盛,”专注达”长期垄断市场

ADH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根据国内权威指南:

  • 儿童患病率约6.26%(约2300万人),但就诊率仅10%
  • 成人ADHD患病率约3%,许多患者症状从儿童期延续至成年,表现为注意力难以集中、工作效率低下等。

长期以来,国内长效哌甲酯缓释片市场几乎被强生的”专注达”(盐酸哌甲酯缓释片)垄断。该药2005年进入中国,2024年全球销售额达6.41亿美元,国内医院和药店需求旺盛,但供应不稳定,甚至多次出现断货。

  • 2024年,北京儿童医院的”专注达”18mg和36mg规格一度断货
  • 西安杨森(强生在华合资公司)曾表示,全球需求激增,产能跟不上,并计划2025年将部分生产转移到中国。

在此背景下,立方制药的”立优加”成为20年来首个国产长效哌甲酯缓释片,定价229.6元(18mg/片,15片),比”专注达”便宜约20%,并纳入医保乙类目录,患者自付压力更小。

“聪明药”黑市泛滥,学霸家长成主要买家

尽管”专注达”是严格管控的一类精神药品,但仍有大量需求流向黑市。

  1. 黑市交易猖獗
    • “专注达”属于**”红处方”药物**,必须由毒麻药品管理考核的主治医师及以上级别医生开具,且需严格备案。
    • 但仍有部分医生违规开药,或患者通过黄牛、境外代购获取,价格被炒至原价的数倍
    • 裁判文书网显示,2021年深圳一案件中,有人通过QQ售卖”专注达”,最终被以”贩卖毒品罪”判刑(哌甲酯属于管制物质)。
  2. 家长焦虑催生滥用
    • 许多家长担心孩子成绩落后,试图通过药物提升专注力,甚至**”考前突击服用”**。
    • 但**”聪明药”并非万能**,短期可能提高专注力,但长期滥用会导致失眠、焦虑、成瘾,甚至影响大脑发育。

国产药上市,能否缓解供需矛盾?

立方制药的”立优加”上市,理论上能缓解市场短缺,但同时也带来新问题:

  1. 市场竞争加剧,价格或进一步下降
    • 2025年,另一款ADHD药物盐酸右哌甲酯缓释胶囊(国产)也获批上市,由华润双鹤代理,患者有了更多选择。
    • 未来,随着更多仿制药进入市场,”专注达”的垄断地位可能被打破,价格有望下降。
  2. 如何防止滥用仍是关键
    • 邓勇(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警告:即使是ADHD患者,用药也可能出现副作用,普通学生滥用风险更大,可能导致药物依赖、神经损伤
    • 专家建议:家长不应盲目依赖药物,而应优先通过心理疏导、作息调整、教育干预等方式帮助孩子。

未来展望:科学治疗,拒绝”捷径”

ADHD的治疗需要综合管理,包括:

  • 药物治疗(如哌甲酯、右哌甲酯);
  • 行为疗法(如注意力训练、时间管理);
  • 家庭支持(如家长教育、学校配合)。

立方制药的”立优加”为患者提供了新选择,但药物不是”聪明药”,更不是提分工具。家长和社会应理性看待ADHD治疗,避免因焦虑而陷入药物滥用陷阱。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