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半年内三次调整销售体系:为纯电转型铺路,i6上市前夜的“大手术”

2025年的理想汽车,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自我革新”。从年初至今,其销售体系已历经三次重大调整——3月分设“五大战区”,6月合并相关群组并调整管理层,8月中旬又突然撤销战区、由总部直管全国23个区域。频繁变动的背后,是理想汽车从“增程王者”向“纯电+增程双线作战”转型的关键冲刺,更是为即将上市的理想i6铺路的战略前奏。

半年三次调整:从“战区赛马”到“总部集权”

理想汽车的销售体系变革,始于2025年3月。彼时,为配合纯电SUV(理想i系列)的上市计划,公司借鉴苹果等企业的区域化管理经验,将原有的26个零售战区合并为东、西、南、北、中“五大战区”,各战区独立核算销量、利润及用户净推荐值(NPS),负责人直接向时任销售与服务高级副总裁邹良军汇报。这一调整被解读为“减少层级、加强赛马”——中区负责人韩希被任命为中区零售负责人,被视为“决策下沉、激发区域活力”的信号。

然而,仅3个月后(6月27日),理想汽车突然“转向”。内部信宣布将“销售与服务群组”与“研发与供应群组”合并为“智能汽车群组”,由总裁马东辉直接负责,原销售与服务群组负责人邹良军转任顾问。官方解释称,此举旨在打通研发、供应、销售、服务的端到端协同,但行业普遍认为,这是为了消除部门壁垒,为纯电产品上市做更高效的组织准备。

到了8月14日,调整再度升级:五大战区被全部撤销,全国23个区域直接由总部管理,原中区负责人韩希升任销售业务负责人,向马东辉汇报。从“分权赛马”到“中央集权”,理想汽车的销售体系在半年内完成了180度转向。

核心逻辑:破解纯电+增程“双线作战”难题

频繁调整的背后,是理想汽车面临的现实挑战——纯电与增程产品的“左右手互搏”

2025年是理想汽车的“纯电元年”。7月底,首款纯电SUV理想i8以32.18万-36.98万元的价格区间上市,但一周后便紧急降价:统一调整为33.98万元标准版,取消原有Pro/Max/Ultra版本划分,并将后排娱乐屏套装作为1万元选装项。这一操作看似“朝令夕改”,实则是对市场反馈的快速反应——原定价与增程版理想L8(起售价32.18万元)高度重叠,导致一线销售人员难以向消费者清晰传递“为何选择纯电”的价值点。调整后,i8以更高配置(34.98万元即可获得原Ultra版同等体验)和更简洁的产品线,降低了消费者的决策门槛。

但问题不止于此。对于终端销售团队而言,同时推销增程(L系列)和纯电(i系列)两款技术路线截然不同的产品,需要完全不同的沟通话术:增程用户关注续航补能便利性,纯电用户则更看重智能化、电驱动体验。若销售策略不统一,极易引发用户认知混乱。此前“五大战区”的独立考核模式,虽能激发区域积极性,却可能导致各战区为完成销量目标“各自为政”,甚至牺牲纯电产品的长期培育。

此次撤销战区、总部直管的调整,正是为了统一销售策略、强化总部对产品定位的把控。理想汽车希望通过集中管理,避免区域间的恶性竞争,同时将资源向纯电产品倾斜——例如,针对i8和即将上市的i6(预计为更入门级纯电SUV),制定差异化的推广方案,而非简单依赖区域的“灵活操作”。

纯电转型的阵痛与李想的“成长哲学”

理想汽车的纯电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24年3月,旗舰纯电MPV MEGA上市后销量惨淡,李想曾在内部信中反思:“错误地将MEGA的‘从0到1’阶段(商业验证期)当成了‘从1到10’阶段(高速扩张期)。”此后,理想通过降价、推出Home版本等措施,最终让MEGA在2025年6月销量突破2300台,拿下50万元以上MPV销冠。但MEGA定位小众(高端MPV市场有限),真正的考验在于大众化的纯电SUV——即i系列。

理想i8被视为“纯电从0到1”的关键产品。与MEGA不同,i8定价更亲民,且与爆款增程车型L8形成直接竞争。李想曾坦言,i8初期定价“陷入惯性思维”,过于依赖价格优势而非产品价值(如理想L系列标志性的“冰箱彩电大沙发”)。后续降价调整,本质上是回归“用户需求优先”的逻辑:通过降低增程用户转向纯电的门槛,逐步培养市场对理想纯电技术的信任。

值得注意的是,理想汽车在每一次调整中展现出的“快速纠错能力”,或许是其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从MEGA的失利到i8的灵活调价,再到如今销售体系的“大手术”,公司始终遵循李想提出的“成长”核心驱动力——暴露问题后,快速决策、快速执行、快速迭代。这种“敏捷转型”的能力,恰是传统车企难以复制的优势。

未来:i6上市前的最后冲刺

行业普遍认为,8月的销售体系调整是为理想i6铺路。作为i系列的入门级纯电SUV,i6预计将承担“走量”任务,其市场表现直接关系到理想能否在纯电领域站稳脚跟。而当前的销售体系改革,正是为了确保i6上市时,终端团队能以统一的策略、清晰的定位,向消费者传递纯电产品的独特价值。

从增程到纯电,从“战区赛马”到“总部集权”,理想汽车的每一次调整都伴随着争议,但也折射出其转型的决心。正如李想在微博置顶所言:“理想汽车的核心驱动力只有两个字:成长。”在纯电这场持久战中,能否通过持续的组织进化与产品迭代完成“从0到1”的跨越,将是理想汽车未来1-2年的关键命题。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