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当天追尾玛莎拉蒂,近 10 万维修费谁来担?车险生效时间引争议

近日,浙江台州的马先生遭遇了一件烦心事。8 月 4 日,他花费 11.5 万元在台州领纵领克中心购入一辆二手领克 03,本以为开启了全新的出行生活,却没想到当天便因一场追尾事故陷入困境,而车险生效时间的争议更是让他可能要独自承担近 10 万元的维修费用。

当天中午,满心欢喜的马先生来到台州领纵领克中心提车,这辆二手领克 03 他关注已久,在仔细检查车况后,他十分满意。办理过户手续时,谨慎的马先生特意拉住销售反复确认:“我买的商业险能不能马上生效?” 销售明确答复:“放心,你付完钱就能生效。” 得到肯定答复后,马先生吃下了 “定心丸”。

傍晚 6 点 16 分,马先生通过大地保险 APP 支付了 3995 元保费,保单成功生成。然而,仅仅 27 分钟后,当时间来到 6 点 53 分,马先生在驾车回家途中,前方一辆玛莎拉蒂突然刹车,他躲避不及,一头撞了上去。事故现场一片狼藉,玛莎拉蒂的后保险杠严重开裂,而马先生的领克 03 前灯也碎落一地。

惊慌失措的马先生赶紧联系保险公司理赔,可得到的答复却犹如一盆冷水浇头。保险公司核查保单后告知马先生,他购买的商业险生效时间为当日 19 点整,事故发生时距离生效时间还差 7 分钟,因此拒绝理赔。这 7 分钟的时间差,让马先生瞬间陷入了绝境。经 4S 店初步评估,玛莎拉蒂的维修费用高达 6 万元,而他自己的领克 03 更换前杠、维修大灯等也需要 4 万多元,两车维修费用合计近 10 万元。这笔钱对于马先生来说,是他辛苦攒了 3 年的积蓄,原本计划用于装修婚房,如今却可能要全部填进这场事故的 “窟窿”。

对于此事,领克中心的林经理回应称,店里并不直接售卖保险,马先生是通过大地保险 APP 自行购买的保险。林经理表示,销售当时跟马先生说的是 “当天生效”,并非 “马上生效”,而且最初的报价单上显示的生效时间是凌晨,后来调整为晚上 7 点,已经算比较快的了。但马先生坚称,自己曾四次向销售确认保险是否立即生效,均得到了肯定的答复。

大地保险的陈经理则表示,经查询记录,并未找到马先生要求 “马上生效” 的相关证据。不过,考虑到马先生的实际遭遇,保险公司同意与他一同前往消保中心进行调解,尽可能帮助他减少损失。

事实上,关于商业险的生效时间,法律并未强制要求必须 “马上生效”。根据《保险法》第 14 条规定,保险合同成立后,保险公司按照 “双方约定的时间” 承担责任。通常情况下,交强险默认购买后立即生效,而商业险的生效时间则较为灵活,可以选择 “第二天零点生效”“投保后几小时生效”,甚至 “指定某一天生效”。在马先生的保单上,明确写着生效时间为 “19:00(晚上 7 点)”,只是马先生在提车的兴奋中,未仔细查看保单条款,仅将销售的口头承诺当作了依据。

类似的事件并非个例。去年在杭州,也曾有车主遭遇类似情况。车主购买商业险时,销售称 “马上生效”,结果 1 小时后发生撞车事故,保险公司同样拒赔。最终法院判决保险公司予以赔偿,原因是销售未明确说明生效时间,存在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对比来看,马先生的情况与之相似,只是他并未保留与销售的聊天记录等相关证据,导致如今维权艰难。

保险公司之所以敢于直接拒赔,主要基于以下三点:其一,保单作为书面合同,其规定的生效时间具有法律效力,优先级最高;其二,马先生无法提供证据证明销售曾承诺 “马上生效”;其三,商业险 “马上生效” 并非法律强制要求,需双方达成一致才行。

这起事件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网友热议。不少网友指责销售没有明确告知马先生保险生效的准确时间,存在工作失误;也有人认为保险公司在生成保单时,应更加人性化地提醒客户生效时间,仅因 7 分钟之差拒绝理赔,显得过于不近人情;还有网友指出,马先生自身也存在疏忽,购买保险这样重要的事项,却未仔细阅读条款,最终导致自己陷入被动局面。

在这起事件中,销售方、保险公司以及马先生三方其实都负有一定责任。销售不应模糊表述,将 “当天生效” 与 “马上生效” 混为一谈;保险公司在业务流程中,应进一步优化提醒机制,在生成保单时以显著方式提醒客户生效时间;而马先生也需汲取教训,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对于涉及自身重大权益的合同条款,都应仔细研读,避免因一时疏忽而遭受重大损失。这起事件也为广大消费者敲响了警钟,在购买车险等重要保险产品时,务必明确生效时间等关键信息,切不可仅凭口头承诺行事,同时要保留好相关证据,以防万一。而对于保险行业而言,也应反思当前车险生效时间规定及服务流程中存在的潜在问题,不断优化服务,避免类似纠纷的频繁发生。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