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杯站」获5000万融资:用智能咖啡机复刻”星巴克平替”,目标千城万店


导语
36氪独家获悉,智能饮品零售品牌「碰杯站」(运营主体:杭州华顶声学科技有限公司)近日完成5000万元融资,投资方为南天信息控股的南天数金。本轮融资将用于设备铺设、渠道拓展及运营优化。「碰杯站」通过充氮胶囊技术将咖啡价格压至9.9元,目标是用智能化方案实现”咖啡平权”,覆盖机场、写字楼等高流量场景,计划三年内铺设超2万台设备。


一、融资背后:资本押注”智能咖啡平替”赛道

「碰杯站」的母公司杭州华顶声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专注无人零售领域的AIOT解决方案。此次投资方南天数金背靠云南省工投及云南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后者是雀巢在云南咖啡豆供应链的重要合作伙伴。这一背景不仅为「碰杯站」提供了资金支持,更可能打通从云南咖啡豆种植到终端消费的产业链协同。

创始人李绍清透露,设备研发投入已近2亿元,经过60余次迭代后,故障率降至1‰,运营模型趋于成熟。「碰杯站」正启动”千城万店”计划,招募城市合伙人,目标覆盖全国1000个区县,铺设超2万台设备。


二、技术破局:充氮胶囊如何实现”星巴克品质+9.9元定价”?

「碰杯站」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专利技术:

  1. 充氮脱氧胶囊:阿拉比卡咖啡豆采摘后即时研磨,密封注入氮气,风味保存期达18个月,解决传统自助机咖啡豆受潮、氧化问题。
  2. 大师级标准化配方:通过智能化机械臂模拟人工冲泡流程,冷热饮兼顾,口味稳定性接近门店水准的90%。
  3. 自动清洗系统:单颗清洗胶囊即可完成设备内部清洁,避免传统咖啡机残渣发霉隐患。

对比瑞幸、星巴克等品牌30元以上的定价,「碰杯站」凭借供应链优化和无人化运营,将单杯成本压缩至9.9元,直击年轻群体对平价咖啡的需求。


三、场景革命:从写字楼到景区的”微型饮品站”

「碰杯站」的单机占地不足1平方米,却可容纳20种SKU(咖啡、奶茶、果汁等),适配高流量场景:

  • 交通枢纽:机场、高铁站的高周转需求;
  • 办公场景:写字楼碎片化消费;
  • 社区医院:下沉市场的增量空间。

李绍清表示,设备内置实时数据监控和远程运维系统,可动态调整点位策略,单台设备日均销量已突破200杯。


四、市场潜力:中国咖啡人均消费量仅为日韩1/10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人均年咖啡消费量22.24杯,远低于日本的281杯和韩国的353杯。瑞幸等品牌已验证平价市场的爆发力,而「碰杯站」试图通过智能化设备填补传统咖啡店覆盖不足的场景空白。

行业分析师指出,无人零售饮品机的关键在于供应链效率和运维成本控制。「碰杯站」的充氮技术和自动化清洗系统,或将成为其规模化复制的核心壁垒。


五、未来挑战:如何平衡扩张与品控?

尽管前景广阔,「碰杯站」仍需解决两大问题:

  1. 点位竞争:与自助贩卖机、便利店等争夺黄金位置;
  2. 用户习惯:教育市场接受”无人咖啡”的概念。

李绍清回应称,公司将通过城市合伙人模式快速铺量,同时以”18个月风味保鲜”和”1‰故障率”作为品质背书。


结语
「碰杯站」的野心不仅是卖咖啡,而是以智能终端重构饮品零售生态。随着5000万融资到位和供应链资源整合,这场”咖啡平权”运动或将改写中国现制饮品的竞争格局。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