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卡拉困局:主业萎缩、股东减持、监管风险三重夹击,港股上市能否成为救命稻草?


一、业绩滑坡:支付主业触及天花板

拉卡拉2024年财报显示,营收57.59亿元,同比下降3%;净利润3.51亿元,同比暴跌23%。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恶化,营收13亿元、净利润1.01亿元,分别同比下滑13%和52%。更严峻的是,其毛利率从2020年的40.9%降至30%,净利率从16.9%腰斩至6.1%。

核心问题在于支付业务萎缩

  • 交易规模下降:2024年支付交易额4.22万亿元,同比减少6.4%(2023年为4.51万亿元),尽管客户数大增98%,但未能抵消市场饱和的影响。
  • 费率内卷:行业竞争激烈,收单净费率持续走低,叠加社零增速放缓(2024年仅3.5%),增长空间被封死。

拉卡拉的困境折射出第三方支付行业的瓶颈——头部市场被银联、支付宝、微信支付瓜分(合计66%份额),而拉卡拉所在的第三梯队(约160家企业)仅能争夺不足20%的市场,利润微薄且竞争白热化。


二、跨境支付:概念性感,实际贡献有限

拉卡拉试图押注跨境支付,将其包装为“国际资本运作平台”和“数字货币应用”概念。然而,现实却骨感:

  • 市场蛋糕极小:2024年人民币跨境收付64万亿元中,80%由银行系CIPS系统垄断,剩余部分还需与阿里、腾讯等巨头竞争,拉卡拉能分到的份额有限。
  • 业务体量微不足道:其跨境支付交易额仅492亿元(占总交易额1.16%),按行业费率估算,营收占比不足3.5%。即便增速翻倍,也难以弥补主业的下滑。

更讽刺的是,股东高位套现

  • 第三大股东孙浩然(创始人兄弟)清仓减持1927万股;
  • 第一大股东联想控股拟减持3%股份(7月23日-10月22日)。
    管理层与资本的“跑路”信号,进一步加剧市场担忧。

三、监管污点:合规风险高悬

拉卡拉历史上多次因违规被罚:

  • 2023年“跳码”事件:通过技术手段骗取手续费差价,导致净利润从10.8亿元暴跌至亏损14.37亿元,股价崩盘;
  • 2023-2024年罚款:累计超800万元,涉及外汇管理、反洗钱等问题。

频繁的合规问题暴露其风控漏洞,在强监管环境下,可能面临更大处罚或业务限制。


四、港股上市:救命稻草还是割韭菜?

拉卡拉选择此时赴港上市,引发质疑:

  • 市场环境宽松但风险敏感:2025年上半年港股新股募资超1000亿港元,但投资者对业绩疲软、股东减持的公司尤为警惕;
  • 故事难掩基本面:跨境支付概念虽热,但实际贡献有限,主业下滑趋势未改,上市后或面临估值重塑。

结论:高风险低回报,接盘需谨慎

拉卡拉面临三重困境

  1. 主业增长停滞,行业天花板已现;
  2. 新业务体量不足,难以扭转颓势;
  3. 股东减持+监管风险,加剧不确定性。

对于投资者而言,这并非一个安全边际高的标的。除非公司能证明其跨境支付能快速规模化,或彻底解决合规问题,否则“接盘侠”可能沦为资本游戏的牺牲品。

(全文完)

为您推荐